时间:6月2日晚上7:30
地点:南校区实验楼学术报告厅
《Fiddler on the Roof》
本活动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三届学术节筹备委员会主办,南校区艺术团、校学生会南校区执委会,广外大南校区八大学院(经贸,管理,政管,交流,法学,商英,英文,信息)承办,并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基础英语学院和南校区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指导。
本次音乐剧由校艺术团校学生会进行全体统筹,总导演、总编剧、音乐总监、舞台总监等来自校艺术团,音乐剧演员来自于广外大南校区八大学院,采取学院合作形式,音乐剧共分为四幕,每一幕由若干个学院负责。
剧本则来源于根据阿列切姆的犹太文学作品改编的两幕音乐剧《Fiddler on the Roof》(《屋顶上的小提琴手》),该剧于1965年获第十九届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七项大奖。1972年因该剧在百老汇演出时间最长而获得第26届托尼奖特别奖。91年获最佳重演奖。而且由音乐剧改编的电影也在1971年获得奥斯卡最佳音乐、摄影、音响奖。
广外大大一新生音乐剧全场采用英语表演,尽显广外大外语院校的特色。敬请关注!
剧情简介
他是他的内心,他坚持他的传统与种族;他是他的外在,他热爱他的生活和家人。事实上他们是一体的,他的名字叫“父亲”!一边是传统的束缚,一边是亲情的牵绊,他将如何选择?
他是村子里的另类,乐天滑稽、无拘无束,他看似旁观者,却在每一个困难关头为大家奏响生活的旋律,他的名字是“小提琴手”……
一次关于亲情、爱情的人生抉择,一次关于幸福的热烈讨论,一次关于种族问题的再次思考,在沙俄迫害下的犹太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新生活,《Fiddler on the Roof》正在上演!
序幕
在悠扬的小提琴声中,本剧的头号主角~~ 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之主、一个维护传统的爸爸唱着tradition (传统)出场,自言自语说起传统的重要性,没有传统就象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主要演员随着歌声琴声一一亮相。
第一幕
有天Matchmaker突然到访,三个对爱情懵懂又满怀期待的女儿见到媒婆的到来而小鹿乱撞,希望媒婆能为自己带来一段好姻缘。mama和PaPa心中却有另外的想法。大女儿的感情能否得到PaPa的认同?PaPa在亲情与传统间会如何抉择?动听的女生小组唱描绘出女孩对爱情的向往;剧中最生动的PaPa独唱段“If I were a rich man”,略带诙谐的歌声与夸张的动作是本剧一大亮点。
第二幕
村里来了志向远大年轻人Perchik,与二女儿Hodel产生了莫名的情愫。Hodel要随Perchik去革命,痛苦的亲情与传统之战再次折磨着亲爱的父亲…… 异族人调戏三女儿Chava,内敛的小女儿对着前来解围的Fyedka有了好感。小女儿哀求父亲同意自己的婚事,在种族观念浓厚的社会背景中,PaPa对于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异族人,还会再次接受吗?……
第三幕
大女儿举行盛大的婚礼,盛大的场面、幽默的酒瓶舞,成为本剧最具观赏性的场面。正在狂欢时,却……
尾声
忧伤的小提琴中,一行人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远方,留下了对传统的思考…沙俄迫害下的犹太人,走向了突破传统的路。生活未必只有忧伤,小提琴手拉起欢快的旋律,一家人朝着前方满怀希望的走去……
主角及主角配音:
角色名称 |
扮演者 |
扮演者学院 |
配音 |
配音者学院 |
Papa A |
刘全 |
商英 |
郭兆彰 |
英文 |
Papa B |
黎江 |
信息 |
麦建航 |
英文 |
Fiddler(小提琴手) |
吴子安 |
信息 |
胡勤天(替身) |
法学 |
Mama(妈妈) |
古燕明 |
信息 |
辛姗姗 |
法学 |
Matchmaker(媒婆) |
刘淑娴 |
政管 |
黄憬煜 |
商英 |
Tzeitel(大女儿) |
刘蓉 |
经贸 |
任杰颖 |
经贸 |
Motel(裁缝、大女婿) |
李胜 |
经贸 |
刘威恒 |
英文 |
Hodel(二女儿) |
杨姗姗 |
英文 |
谢煦茵 |
英文 |
Perchik(教师、二女婿) |
罗超杰 |
工管 |
冯尉航 |
英文 |
Chava(三女儿) |
李莎莎 |
交流 |
谢煜婷 |
商英 |
Fyedka(异族人、三女婿) |
黄阳 |
法学 |
尚可 |
商英 |
Butcher(屠夫) |
李一鸣 |
信息 |
赵文超 |
政管 |
Rabbi(牧师) |
诨飞 |
商英 |
洪叶 |
商英 |
Officer(长官) |
麦建堂 |
政管 |
吴子坤 |
法学 |
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第三届学术节筹备委员会
承办:校艺术团 校学生会 广外大南校区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