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广外南校区的校园里,总有一些忙碌的身影活跃在书报亭、图书馆、IT服务部、实验楼、球场、办公室…… 也许你不曾留意,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这里学习、生活。但不同的是,他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在用自己的双手为大家服务。这支勤工助学的队伍身上体现了广外学生的自立、自强。
“我不会后悔,我相信自己的选择!”
一般人面对贫困要么耿耿于怀,要么自暴自弃,而小安始终保持着一颗平静的心,坦然地面对生活,脸上经常挂着明朗的笑容。小安在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同时还兼送牛奶的工作。小安笑着说,“通过做这些工作,身体倒是结实了不少。”

轻轻地,我送来牛奶
每天穿梭在图书馆的书架之间,搬书、找书、摆书,有时要在前台帮同学还书,每周还要清理一次书架。这样繁重的工作在小安看来还不是最麻烦的。“比较累的是送牛奶,每天6点20起床,先去领牛奶,然后爬楼梯,一层一层送上去。最麻烦的是每天的数目都不一样,有的同学只在周一、三、五订奶,所以每天都得统计数据,很让人头疼。”

小心翼翼,一本也不能少
提到学习与工作如何兼顾的问题,小安出人意料地说:“工作是学习的动力。因为工作占用了一部分时间,你才会想方设法补回来,上课也更能专心听讲了。周末的中午,同学午睡的时候,我会去图书馆工作。这样既能有效利用时间,生活也变得更充实了。”
但她也有些遗憾地表示,在图书馆的工作时间比较分散,而且都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所以希望将来能找一份时间相对集中、容易安排的工作。其实父母心疼她,不想让她学习之余工作太劳累,但她仍然坚持自己的选择:“勤工助学对我是一种锻炼,也给家里减轻了负担。虽然有些辛苦,但我不会后悔,我相信自己的选择。”
“有了毅力,苦也是乐!”
法学院的林同学是勤工助学办公室的工作助理。从上学期至今,她一直在协助老师做办理申请助学贷款的工作。
谈起这项工作,她说事情比较多,而且比较琐碎。“有时很忙,中午基本没有休息过,经常是晚上11点后洗澡。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认认真真,查看资料
这么累,有没有想过放弃呢?林同学爽快地告诉记者,“不会的,我从开始到现在从没想过放弃。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毅力和意志,有了毅力,即使心里苦,也能够快乐地面对。”
林同学坦言,除了工作,学习也很重要,要多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家境虽然不好,但父母从未要求自己做什么,唯一的要求就是把书读好。不过她已经跟父母解释说这项工作不会影响学习,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能平静地学习和工作,尽管忙碌,但却充实。”
“我会努力读书工作,以此报答帮助过我的人!”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吴同学,家在湛江雷州,有两个哥哥,一个妹妹。他告诉记者,自从二哥考上大学,家里就开始借钱供哥哥读书。去年他考上广外,家里的经济负担就更加重了。妈妈身体又不好,全家只靠爸爸在市场上做小买卖过日子,昂贵的学费让他们家一度陷入困境。现在,他的学费依靠助学贷款,其他的费用都是亲戚们拼凑起来的。

带给你全心的服务
上学期末开始,他加入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市场部,负责报纸征订工作。谈及这份工作,他说,一般每天中午工作半小时,辛苦倒没什么,也就是牺牲了中午的休息时间而已。不过这份工作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因为报纸是以他个人的名义征订的,而在开学初很多报纸却意外地未能及时送达学校,许多同学对他产生了误会,这给他带来了信誉上的损失。

报纸按时送
当被问及工作是否会影响学习时,他笑着说,“当然有一点,特别是工作上碰到困难的时候。”不过他表示自己能把握,尽量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干好工作。这个暑假,他打算留校,在广州找一份兼职,等奶奶生日时回去几天,给她老人家庆祝生日。
采访接近尾声时,吴同学说:“我很清楚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可以上大学已经很幸运了。我会努力读书,努力工作,这样才能报答帮助过我的人。”
他人眼中的“他们”
同在广外这片天空,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同学们的生活状况有所差异。有些同学可以单纯地学习,不用考虑生活经费;但有些则要努力地工作,减轻家里负担。同学们怎样看待这些勤工俭学的同学呢?受访的多数同学表示,很佩服他们的精神和毅力,佩服他们能乐观地面对困难,从容地工作,用双手为自己、为家庭而奋斗。
据悉,学校这学期共为学生提供了大约250个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除现有的书报亭、图书馆、各学院办公室的有关职位之外,随着学校西餐厅的开业,饭堂也会相应地招收一些学生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

默默地工作
副校长董小麟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参加勤工助学,对于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既减轻了学习、生活的费用负担,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生活能力。
同时,他还有一番话要告诉这些同学:“我希望你们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把收获告诉师弟师妹们。同时也感谢你们,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的发展以及校园文化的丰富作出了贡献,为学校增添了荣誉。也希望你们通过辛勤劳动,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更充分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