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6月2日晚,由勤工助学中心信息部组织及策划,勤工助学中心各管理部门、各实体协助的勤工助学中心新老员工交流会在教工活动中心举行。学生处、勤工助学中心往届部分干部、刚卸任干部及在职的部分员工出席了这次交流会。

各实体新老员工在交流
老员工谈经验感受
现在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李国兴,是咖啡屋的创始经理,是从勤工助学中心走出来的一个精英分子。他用“温暖”一词概括了回来的感受,他认为勤工助学中心的工作充满了社会实战,只要真心付出,认真思考、解决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的锻炼,对个人能力、价值取向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咖啡屋的工作经历对他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符一军则是一位有三年勤工助学经验的老员工,是勤工助学中心的前任主任,他谈到自己曾在不同的部门作过,是个什么杂活都肯干的“傻蛋”,但无论做什么事他都坚持三个原则,“肯做”、“肯学”、“肯负责任”。
精彩晚会
这次交流会晚会节目丰富,气氛轻松、活跃,有高难度的解锁游戏,猜词游戏,唱卡拉OK,跳舞的等节目,各单位积极参与,展现才艺。一些同学表示既可以欣赏表演,又可认识不同实体的成员,对勤工助学中心各个实体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员工谈感受
网球俱乐部营业部的主管廖伟玲说老员工的谈话让她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并希望以后适当地举行这种交流会,增强各实体的向心力。
云山小站的新员工杨梦钠说,这次交流会与部门内部的交流会很不一样,感觉像是在谈心,非常地舒坦,并表示听了师兄的谈话后,对以后的工作更有信心了。
外语服务部的卢艳辉同学下个星期开始就要开始为期三个星期的实习,她说这次交流会自己收获很大,认识了很多同事、部长,为以后的交流减少了阻碍。

部分勤工助学中心员工合影
工作精神: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永不满足
据了解,勤工助学中心正值老员工卸任,新员工上岗的关键时期,这场交流会是勤工助学中心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流会,目的是增进新老员工间的交流,传承老员工的优秀工作理念,学习老员工的工作经验与心得,增强新员工的工作信心;同时增进中心各职能部门、各实体间的沟通、交流;增进中心管理层、员工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实现“大中心”的融合。
勤工助学中心自2003年九月成立以来,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发展非常快,由原来的云山A区大厅的外语服务部、家教部等几个部门发展到现在的四个部门(人事部、行政部、财务部、信息部)、七个实体(咖啡屋、小站、网球俱乐部、健身室、精品屋、书屋、学生兼职服务中心),为一批批家庭困难的同学提供了兼职岗位,解决了他们生活上的困难。
现任主任丁亚冬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精神是永不满足,所以他不会满足现在取得的成绩,会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