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18学院角逐师生同台合唱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文字:高彦妤 实习记者黄依君 胡一凡 沈泳楠 图片:黄晓榆 陈致萱等 编辑:梁玲华 朱秋雨 发布时间:2016-11-04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1月3日晚,由校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共同主办的合唱比赛在南校区大会堂精彩上演。来自南北校区18个学院组成的师生参赛队伍用歌声缅怀先烈,弘扬长征精神,最终艺术学院和会计学院获得一等奖。

校党委副书记李云明,副校长何传添、刘海春、阳爱民出席比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奖,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崔峥嵘,星海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流行音乐系声乐教授崔泉馨,华南师范大学声乐系教授黄桂芸和教师肖萍以及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学生工作部部长谢应东、校团委书记苏奕等担任评委。


校领导为一等奖队伍颁奖

山河雄伟,历史永存

比赛开始前,离退休处的老教工表演曲目《祖宗的海》便将观众深深吸引住。合唱队中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深情的朗诵和歌声让人感受到他们对长征历史的追忆和缅怀。

首先出场的是英语教育学院,他们带来的合唱曲目是《长城谣》,随着清脆的钢琴声,身穿天蓝色礼服的成员们,以轻柔的女高音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男女混声,像长矛般尖锐,控诉着日军侵占长城的蛮横和对故乡的思念。而被多个学院选中的曲目《在太行山上》充满了抗日军民的革命激情,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红色老歌。“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伴随着会计学院同学们抑扬顿挫的音调,丰富的肢体语言,及全身投入的肢体语言,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太行山上,回到了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协力打倒敌人的激情岁月。


会计学院演唱《太行山上》

红星闪耀,精神永存

来自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同学们身着红军服,开头便以一段低沉而饱含深情的男声朗诵带观众回到了《过雪山草地》的那段艰难险阻的长征路。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男声独特的抖音完美地再现了在苍茫荒凉的高原上,北风呼啸,只有一只红军队伍于黑夜中饥寒交迫地不停前行的场景。而后半段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则表现了红军以野草、皮带充饥,勇征雪山,不畏困难的钢铁斗志以及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样是红军装,继续教育公开学院浑厚嘹亮的歌声唱出了百姓为红军送水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的深情,也唱出了对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赞扬。经济与贸易学院带来的《红星歌》,在激昂向上的歌声中,合唱队的成员们有的拿着小红旗,有的拿着亮着的红色星星,随着旋律挥动着,在电子琴的伴奏下,显得别具一格,引人注目。

继续教育公开学院演唱

民族团结,共享幸福生活

这次的比赛中,有几个学院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唱出少数民族独特的红歌情怀。商学院的《情深谊长》用歌声诠释彝族朋友欢迎红军到来的盛况。身穿彝族服装的女生,裙摆如云中彩雀,随着音乐摆动,表现少数民族朋友对红军的热烈欢迎。


艺术学院热情演唱

艺术学院的一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使得其拔得头筹。他们身着彝族服饰,欢快的旋律和歌声,伴随着时不时的踏步声,让人感受到彝族人民对红军的热情和好客。同样表现出少数民族风采的还有东方语言学院的《牧歌》和新传学院的《阿拉木汗》,分别表现了蒙古族的草原风采和新疆姑娘的美丽动人。

新传学院演唱《阿拉木汗》

评委崔峥嵘在点评时肯定了我校师生的演唱水平和精彩表现,并说到:“其实有时候选手之间水平相差不大,关键就在于细节。”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合唱比赛就此落下帷幕,但是,长征的精神却是永远存在于每个人心中,长征的意义也值得每代人细细品味。红军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在一代又一代的传诵中,永垂不朽。

 

附录:获奖名单

一等奖:艺术学院,会计学院

二等奖:新闻与传播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高级翻译学院

三等奖:法学院,公开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思科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