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一日三餐,南校饭堂的泔水回收车总是能积得满满的。咬了几口的馒头、黄澄澄的半截油条、喝了一半的豆奶,大堆剩菜剩饭……做清洁的阿姨向记者抱怨,每天都会在回收车里捞到盛粥的塑料碗——有些同学是连碗带粥一起丢掉的。
下午4点多,一名工人正在饭堂后回收泔水。周围堆放着5、6个半人多高的塑料大桶,里面装满了剩饭剩菜,残余的汤汁仿佛要溢出桶沿,酵味还引来了几只苍蝇。他说,这些剩饭剩菜都是运回去喂猪的,公司每天会派人来收一次。夏天到了,收到的泔水更多,有时候可能一天拉两趟。
“节约粮食?应该有必要吧……”
采访中有同学认为,浪费粮食是迫不得已,有时候天气太热,实在吃不下那么多,而饭堂的米饭又是定额出售,目前除了3毛、5毛,再无其他分量可供选择。菜的分量最近也有点偏多,“可能是怕天热,卖不完会坏掉吧……”所以吃不下的只好倒掉。也有同学表示,倒掉是因为饭堂的菜不合自己胃口。另外,出于减肥等原因,部分女生通常打完饭菜,只拨了几下就全倒了。
受访的几个同学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节约的问题,但几乎没有人对所浪费的粮食流露出惋惜之色。当记者提出有无必要在大学生中间开展“节约”教育时,在场的同学几乎无一支持。他们还说如若以讲座之类的形式进行教育,即使贴了宣传海报,也不会有人关心。
从同学们的态度可以看出,学生对浪费粮食现象的关注度几乎为零。那么,饭堂人员又持何态度的呢?
一名员工似乎对记者的提问很感意外:“学生肯定要浪费的啊!”当问及有无必要加强同学们的节约意识时,这位员工犹疑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应该有必要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然而近年来,粮食进口量却在不断攀升。同时,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仍有一些不幸的人在为自己的口粮而担忧。但是,在全国的各大高校里,学生浪费粮食的行为却日复一日地上演,且此风有愈演愈烈之势。人们对于节约粮食的意识是越来越淡薄了。
水电使用超标,令人痛心!
目前,洗衣机已经大规模进驻宿舍,电脑也是几乎每间宿舍都有,还有电吹风,电饭煲,电磁炉。夏天来临,空调二十四小时运作着;半夜两三点,宿舍楼的阳台灯光依然刺眼……
再看饭堂,同学吃完饭出来随手打开水笼头,洗完后大声说笑着就离开了,似乎没有留意水依旧哗哗地流淌。
据了解,某栋男生宿舍在2004年12月1日到2005年4月25日的电费收取表中,只有一两间宿舍没有超过学校补助用电量,除此之外全部超标,最高的补交款达到了476元。
交了钱,就可随便浪费资源?
物业管理人员反映,有些宿舍有乱拉线的现象。熄灯之后,仍然拉起电线,通过偷取阳台电的方式开电脑,开台灯。这样很容易引起漏电事故。
学校规定宿舍不能使用电饭锅、电磁炉,但是还是有部分同学在使用。这些电器都很耗电,而且很容易因为漏电引起事故。用电超过千瓦就会引起跳闸,而电吹风,电脑和洗衣机是最耗电的。据悉,学校的补助用电量是每月人均十度。
正常用水用电是不会超过学校的补助用电量的。但是不适当的使用很容易造成水电的浪费。
“宿舍里浪费电的情况很严重。很多同学出门也不关空调,或者阳台的灯整晚都亮着。我们看了其实很心痛,但是因为水电费都是他们自己交,所以也没办法!”管理员说。
许多同学都认为自己的节约意识还不错。“只是有的时候我们出门真的会不记得关空调,也会忘记关阳台灯。”当问到是否要开展节水节电宣传的时候,他们都说:“如果开展宣传的话肯定会有效果,但是要经常地打一些标语提醒,不然很快又会麻木了。”
……
从小我们就接受节约教育,现在进入了大学,却开始忽视这个在幼儿园学过的道理。难道真的交了钱,资源就可以随便浪费了吗?也许在沿海地区,水电资源都较丰富,人们还不能切身感受到没水没电过日子的辛苦,但在我国中西部的不少城市,水电资源的匮乏已严重影响到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节约水电,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