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大学要闻 > 正文

生命之撼——西语学院广西三下乡归来

文字:chota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7-27 点击数: 分享至:

 从广西回来了……从上一年开始我就说要参加学院的三下乡活动。今年如愿。回来后,感觉仿佛是梦,但是看到自己晒黑了的皮肤,被震撼了的心,才知道这段经历确确实实的存在……而且,也会永远藏在心里!…………

 

从第一天开始,就开始考验我们的耐性和适应能力了,16个小时的硬座就不用说了,到了目的地还等了3个小时才等到校方那边的人过来接我们,然后又是一个两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我们最终目的地——广西东兰县隘洞镇隘洞中学。我们住的是学生宿舍,这是我们感受到的第一个震撼,这里房子大概也只有10平米左右,却挤着6张双层床,没有风扇没有电,用水也只是能从一个小水龙头接……夏天晚上室内温度都基本上有35度,睡觉的时候直淌汗……我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他们是怎么住下来的……

 

16个小时,我们就是在这列火车里面度过

当地的风味小吃。每当有火车靠站,这些小贩都会第一时间涌上去,生活艰难吖~

学校全景……外表光鲜,但是谁会想到新教学楼里面都是是空的呢?

第二天终于有机会见到学生了,一张张淳朴的面孔,充满着希望但又无奈的眼神……衣服都是补过的,鞋都基本上是穿底的。听校长说,由于隘洞镇周边的小乡镇都没有学校,所以学生们要上学的话都得来到这里,他们近的也要走1个小时来学校,远的坐车都要3、4个小时。

留意学校里的很多纪律须知,第一条的就都是写着,自觉按时交学费(书本费,宿住费……)但是由于高中学费昂贵,家里就已经没有能力再供他们读书了。导致了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就告别校园,拿着那张轻轻的初中毕业证书到外地打工了。一些数据,2004~2005学年,隘洞中学有621个初三学生,只有200多个参加了中考,当中也只有50多个能继续读高中。那剩余的人,无奈地只能到外地打工或留在家里干活……家里如果有男孩子,家长通常都要求女儿读完初中就留在家里干活赚钱,供弟弟或哥哥继续读书……

 

他们教室的窗户是没有玻璃的,蜘蛛网倒很多,风扇也没有。夏天怎么办,冬天怎么办?

虽然没有给他们上课,但是交流活动里面我们还是教了他们很多东西,聊天中他们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一起唱《明天会更好》,我们都要流眼泪了,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深深刻在我们心里……

那天正好碰到学校招生,才稍微了解一点当地普及教育的情况。图为登记注册,他们手上的纸有着他们小学毕业的成绩~

体检,量身高体重。看到一个小孩子,我本以为他是陪哥哥或姐姐来报名的,谁知道他也是来报名的,体重才28.5公斤……

          

验视力……发觉这里的人视力都不错,不过可能如果真的近视了,找到合适的眼镜也比较困难

就是这样的眼神,看了都会心酸……她手中的是学籍册

聊天认识了一个很甜的小女孩,家住离这个中学两个多小时车程的切水乡,她成绩很好

 

学校方面,这几年市里也开始关心孩子们的学习问题,为学校盖了新的综合教学楼,外表看来是挺光鲜的,但是校长跟我们说,也真的只是外表而已了,其实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上去看了,实验室是空的,阅览室只有桌子,医务室里面也只有几张桌子和一个单薄的听诊器……这一切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强烈的思想冲击……

 

新建的综合楼里面的破旧的美术室……

美术室里面的画板,笔纸,大部分都是捐进来的……

历史地理室……

 

第三天,我们开始着手调研工作,访问个体户,下村子……农民又是一个震撼。他们平均一年的收入好的也只有600-700块,差的30,50块也有,自己用木头搭的房子,自己养的家畜,自己开的田,就是他们的全部……在家生活就是那样艰难,无奈,但是他们乐观……我们访问了山里的农家,他们的木屋,一楼就是养家畜,猪,鸡,鸭什么的,2楼就是住人,算是客厅的地方也堆满了刚收回来的要拿去晒的玉米,豆腐块大的地方常常都是住着3代人,条件好一点的,买了小彩电,收音机,不好的,家里就只有一暗淡无光的小灯泡……所见所闻,无不震撼……

 

调研第一天,我们去了镇上的个体户。这家小食店非常热情,老板娘又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妇女,亲切,和蔼可亲……

最后几天,我们都在她那儿吃当地的小吃,也就是切粉了……非常可口,很想面粉的味道,爽口,回味无穷……

第二天我们花了5个小时,去村子里面做访问,那里的屋子基本上都这样。图中光线进来的地方不是天窗,是屋顶穿了……

小孩子的眼神充满好奇,我们递给他了一颗糖,到我们走时他眼睛都没有离开过那颗糖了……

农家的门,别有韵味

 

说到民风,淳朴,热情可以完全概括了……在调研当中,我们进去每户农家,他们第一眼见到我们几乎首先都是送给我们灿烂的笑容,擦干净椅子让我们坐,我们还没有出声就邀请我们一起吃饭……临走的时候更是一大堆一大堆的梨子硬往我们怀里塞。看到他们站在门口,还是灿烂的笑容,向我们挥手道别的时候,我们心里又是充满感慨……天就是这样不公平!给我们带路的小孩子,一路上也不停地问关于我们的事情,感觉到对于他们来说,我们这里就仿佛是从地球上看到的火星一样,充满着好奇……一个小孩子说着说着突然伸手过来摸了摸我的胡子,我没有反应,他以为他吓着我了,猛地缩回手——他们就是这样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感情,毫无掩饰……许久,我一句话也没有说……

 

至于风俗习惯,在访问当中我们也有问……记得有个农民这样回答:“这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平时也没有什么节日活动的…………一家人能开开心心一起吃饭就是节日了……”他们每月从3号开始,每隔两天都会到镇上赶集,把自己种的东西拿出去卖,然后小孩子也会趁着这机会到镇上去玩……这里比较重要的节日就是新年,清明和7月14……其他都没有什么大节日了……他们生活都好简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年365天都为生活和孩子劳碌着……

 

他们是逢3,6,9(13,16,19,23……)是墟日,到了墟日,他们都会挤着这些小中巴出来镇卖东西……

虽然我们在那里只有短短6天,但是那里的一切也许是我们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我不说什么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既然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幸福中了,我们就要想着让别人也幸福。短短的6天,我们能帮他们的并不多,而且这儿只是一个隘洞中学,一个小小的那求村,需要幸福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要放弃我们的目标,也希望他们不要放弃他们的目标……

   

            要走了,和孩子们来张合影……大家永远想念着大家…… 

 

    这一照后,我们为我们这次活动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