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只剩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
在网络上流行的短片《老男孩》中,一对中学时的好朋友在中年时组成乐队,重新拿起吉他,跳起舞蹈,参加选秀节目,重圆了年少时的音乐梦想。现实中的大部分人都像老男孩一样,在年轻时怀揣了一个梦,一个自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也许有人会像老男孩一样,在他们不再年少的时候将梦想实现;但大部分人,则一直将梦想掩藏在心底,让梦,越走越远。
而他,背起背包,带上帐篷、吊床,休学去流浪了。没有伙伴,没有经验,曾遇到和尚的性骚扰,遇到警察的无理驱赶,遇到老鼠咬破帐篷偷面包……一个人,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一路上,搭便车,住农家,蹭寺庙,打工,睡帐篷,浪迹各国,后因无法获得印度签证,辗转回国,开始骑自行车游历大西北。以成都为起点,翻秦岭,到西安;爬黄土高原,过祁连,穿昆仑,最后跨过雪封的唐古拉山到达拉萨。年仅二十三岁的他,就用豪情壮志,用血泪汗书写了自己别样的青春,实现了很多人只敢想不敢做的梦!因为“从不轻易放弃未曾尝试过的事”,所以执着,所以勇敢,所以他迈出不轻易回头的一步!他就是广外学子Mahone(应当事人要求,本文采用化名)。

登顶华山,傲视群峰
梦想的起步,坚定的追逐
Mahone小时候曾在铁路边玩耍,有一次发现两个蓬头垢面的人在溪中洗头,在得知两人打算沿着铁路徒步走去远方之后,他的心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流浪的梦想种子在他心里埋下了。
如果说流浪的梦想在Mahone小时候就扎下了根,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个梦想也一直在生长,等待怒放的一天。Mahone谈到,促使他有足够的勇气休学去流浪的,源于他在海南三亚的一次旅行。Mahone在09年清明假期一个人登上了三亚美丽的蜈支洲岛,游玩到傍晚时分,Mahone想待在岛上过夜,岛上的食宿费用极高。为了节省开支,他选择在沙滩搭帐篷,但搭帐篷是不允许的。正在Mahone迷茫的时候,他意外的认识了岛上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其帮助下,Mahone成功在一安全地带支起帐篷,还进入员工小卖部购买平价的商品。由此Mahone坚定了一个理念:就算只是一个人旅行,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一定会“船到桥头自然直”,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朋友!
Mahone在南校还成功创办了一家正装店,实现了创业梦。Mahone从大二就开始筹备创业,他组建的Black&White团队在刚开始的时候搁浅了,团队解散,待到第二年重组,团队继续努力,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精神,他们终于成功创业。问及为什么要创业时,Mahone回忆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想只写策划书不实践。也不怕失败,失败就当是一次经验的收获,也没打算以此赚大钱。”2009年5月,Black&White终于在云山创业园试业成功。“也是这次成功,让我明白,要想实现想法,你就必须坚持下去。”Mahone感慨地说来。
就这样,Mahone鼓起十足的勇气,决定实现他幼时的梦想——休学去流浪。要流浪,谁会支持?告诉同学,告诉老师,告诉亲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痴咗线”,“做白日梦”。是的,Mahone是在做梦,可是,他要实现这个梦,不管有多少阻力!Mahone首先得获得父母的同意与支持,而这正是最难的一步。偏执地抗争了一个月后,Mahone以数据说话,告诉父母,外面并不比珠三角危险。“如果现在不休学去实现,工作后就不可能再实现,有家后,就想都别想,除此之外,这辈子就没有机会了。”他最后终于打消了父母的顾虑,他的父母决定放手让Mahone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且给了Mahone 2万元人民币作为一年旅程的费用。就这样,Mahone用了一万元预定机票,购买上网本,单反,办理签证,最后只剩一万元用于旅途支配。

戈壁风起,Mahone露脚拦便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Mahone的预定路线是横穿东南亚,借路印度、尼泊尔回西藏。他表示,入境东南亚是相对容易的一件事,而且那里的消费水平比较低,除此,他还可以通过在那些国家做“黑工”赚点补贴。
流浪,既充满乐趣,也饱含辛酸。白天的时候,Mahone或和渔民一起出海;或参加越南农家的传统婚礼;或和柬埔寨人民感受送水节;或与陌生的异族女子共赏日落美景;或参加泰国国王的生日庆典……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到了夜晚时分,假如Mahone能找到廉价的旅馆过夜,他就能勉强睡个好觉,但更多时候,Mahone都只是支起帐篷露宿街头,睡沙滩,睡森林,睡桥洞……即便是到了有教堂的地方,神父也不总是热心地接待。在流浪过程中,Mahone经常借宿寺庙。“那边的寺庙比我想象的还多,寺庙的住持大多都很好,我可以在寺里住很久,在越南顺化,刚好遇到一位学中文的大学生和尚,原本计划与他生活两个星期,但后来迫于当地警察怀疑他动机不纯,离开了。”Mahone苦笑道。

在泰国pp岛上看双月全景
只要还在流浪,Mahone就得省吃俭用。“我每天都会把自己的开支记下来,什么时候超支了,什么时候有节省了,每天预算都是固定30元人民币左右,有廉价旅馆住,就没饭吃,有饭吃就只能睡帐篷,否则会超支,后面的路就走不动。有时候,早上吃一小根面包,中午吃一小根面包,晚上出外吃一个最便宜的炒饭,勉强吃饱。”
Mahone坦言,在他刚开始踏上流浪之旅时,他是孤独、迷茫、害怕的,“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走,但是我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得走下去,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易回头,虽然我随时都可以选择打包回家。”Mahone一直都坚定一个信念: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朋友,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会有人对你伸出援手。而事实也是如此,不管Mahone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遇到“贵人”,他在所到之处都结识了不少好朋友。“与人为善”也成为了他一直坚守的信条。
当然,Mahone也有遇到困难的时候。由于印度大使馆工作人员“收钱不办事”,Mahone无法拿到印度签证,他的原定路线也因此而作了改变。

青藏公路,巍巍昆仑
归来不是客,路在脚下延伸
毫无预兆地,当Mahone流浪九个月后,以“新”形象出现在他父母面前,他的头发长了很多,他的皮肤也在风吹日晒过后变黑了,他在青藏高原上受到的紫外线辐射也让他的肤质变差,“回到家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终于可以吃一顿像样的饭了,再也不用担心今晚睡哪里,签证还有几天到期……在家里,我找到了那种久违的安全感。”Mahone很是感慨。
在家里休息了两个星期,Mahone回到学校。校园弥漫着别离的气息,曾经的同窗也即将毕业。“我回到宿舍的时候,我的床位上都是大家的行李,我只好去那些没有人睡觉的床位借睡,等到相应的同学回来了,我又得另找一个床位,就这样从一个宿舍浪另一个宿舍,同学们说我回来之后还在‘流浪’。”Mahone笑着说。
Mahone回到宿舍之后还有一个小插曲。有一天晚上他在宿舍楼下看到一只很大的拉布拉多犬,“身上的皮毛邋遢,第一反应就是条流浪的狗,可能是跟主人走失了吧。看到它,我就想到了在外的流浪的日子。买了三个鸡翅给它吃,没想到它就赖着我了!”说到这条流浪狗的时候,Mahone很是兴奋,“可是我不能带它回宿舍啊……于是,我通宵带着它在大学城到处游荡,希望它能认出它走失的地点。”说到这里的时候,Mahone觉得很是好笑。就这样,Mahone照顾起了这条流浪狗,可什么信息都找不到。后来报警,试图通过警方帮忙找人,“没想到警察把狗带走了。”Mahone对此感到很可惜。
现今重返学校的Mahone笑言,在外画了一个圈回到原点,让暂停的生活重新开始,更懂得学生身份与读书机会的可贵。已经和原本小他一级的同学打成一片,他也开始像从前的同学那样找工作了。回想自己当初一个人在东南亚的流浪,Mahone感慨:流浪结束,我的青春也挥霍完了,不能再年少轻狂了,不能再自私了。对他来说,一年的流浪,已经让他迅速成长为一个大人,他已经脱去了以往的稚气,已经能够在生活中独当一面了。流浪,给Mahone带来的身体健康上的损害也不小,“我现在的头发很蓬松,没有光泽,跟以前很不一样,”Mahone抓抓自己的头发,无奈地说,“在旅途中,我的胃出过血,现在状况好一些了,但还是要养胃。”因为漂过,所以更懂得“安逸”,Mahone现在很重视养生,他的作息规律与睡眠质量,都比以前好了很多。
采访后记:也许是长时间流浪的关系,也许是Mahone在流浪途中与不少寺庙接触过的关系,在笔者看来,Mahone隐约持有一种佛学思想,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于身外之物抱有一种超然的态度。笔者在与Mahone交谈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他身上与常人不同的那种超脱的气质,Mahone是睿智的,他能洞察生活中的一切是非,他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世俗。当初与家人抗争的他是偏执的,虽然他的偏执曾经让家人操碎了心,但由此换来的艰苦流浪却是Mahone人生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也许大多数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有过“环球旅行”的梦想,行走于不同的国家,穿梭于不同肤色、不同类型的人群中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但,极少有人会去将梦想付诸实践,他们会考虑种种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阻力,然后放大再放大,最终让梦想缩小在心里的某个角落,尘封一世。有人问过我,为什么要采访Mahone,为什么要写他的事迹,是鼓励大家学他那样休学旅行吗?当然不是。我给他们的回答是:因为Mahone有一股常人所没有的勇气,他会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而这种勇气是很多人缺乏的。我想给出更好的答案,但实际上,再好的答案也比不上我了解他的事迹之后那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来得更有说服力。
在2010年2月25日,Mahone流浪到斯里兰卡时,他的父亲写过这样一段话给他:
Mahone,转眼间离家有半年了,经过了春节,今天又是元宵节,思念特浓;更伤心地思念近离早走的几位至亲。(祝你节日快乐,心想事成。)
人在某些时期,境地产生某些感想是正常的。但你是我家骄傲,也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在我这社会底层的基础上能更上几层楼。目前在我们家族和亲人之间,你是最有潜力一个,在求学路上所付出辛苦我们是知道的,回报的成果也是丰富的,希望你能脚踏实地,坚韧务实,不受一些不利的杂念干扰。人生是短暂的,青春是有限的。人在世上各人经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在生命最后的时候,感到自己的一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的理想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不虚此生而安祥。加油吧!Mahone,前途是光明的,路还长着,所有的亲人都在盼望着。加油!
Mahone给师弟师妹的一些话:
其实我很抵触采访,并不是因为自己“闷骚”。只是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采访的。一是钱是源于家里,并非奖学金,也非创业所得。二是,不喜欢被采访后自己把自己当回事的心理状态,只愿追随内心,踏实的生活。
前前后后拒绝了四家媒体的采访,而愿意接受新闻社采访源于一次在上海“沙发主”的启发,他认为我的思想需要传播,否则会是一种浪费。
发自内心,我并不太鼓励师弟师妹也休学去飘泊。但我极其希望师弟师妹们能够踏出国门,自助游到异国他乡感受各种风俗文化。这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与精力,需要的只是你的那颗心。安全?不可能比我更危险吧,阻力?不会比我更难吧。学语言的师弟师妹,是否更应该去转一转呢?
我的事迹如果能够给到师弟师妹勇气与信心踏出第一步,那这一篇采访的意义已经足够了。
在此,感谢广外给了我开放的氛围成长,没有广外,就不会有我,也不会有那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