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六秩春秋,弦歌不辍。广外自创立之初,便与新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外交事业紧密相连。六十载风雨兼程,学校始终与祖国发展同频,与时代浪潮共进。
值此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推出“六秩华章”系列报道,系统梳理一甲子的办学足迹与辉煌成就,深入总结发展历程中的典型经验与创新实践。报道立足党建思政、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育国际化等维度,全方位呈现广外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湾区建设的使命担当。
甲子轮回,风华正茂;征程再启,未来可期。让我们一同回望这段不平凡的岁月,感受跃动的奋进脉搏。站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广外必将赓续荣光,绘就更加壮丽的篇章。
云山苍苍,珠水泱泱。六十年栉风沐雨,一甲子春华秋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1965年的晨曦中启程,于2025年迎来甲子华诞。60年来,广外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写进建校征程,把“融通中外、服务湾区”刻进基因。今天的广外,已成长为华南地区外语语种全、国际化程度高的高水平大学。

六十载秉承深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因
纵观60年发展史,学校始终秉持“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外力量”,展现“广外担当”。

我校举行迎接天安门广场国旗主题升旗仪式
广外人才培养目标历经“单科型—复合型—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四次跃迁,始终与国家和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在全国外语类高校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广州外国语学院应运而生,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外语人才的重任。80年代初,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因势而立,发展成为华南地区外经贸人才培养重镇。世纪之交,两校强强联合,开启了人才培养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在“九五”规划中,学校明确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提出了“双高”(综合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外语口笔译实践能力强、计算机动手能力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写入“十五”发展规划。在第三次党代会上,学校提出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逐步将人才培养理念和特色明确为“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直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在第四次党代会上,学校聚焦卓越育人工程,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以交叉融合驱动人才培养发展引擎
六十年来,学校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对标时代需求、调整结构布局、重组资源要素、重构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提质增效、争创一流。学校在跨学科发展、协同育人模式,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等维度不断推动以融合促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累计培养33万余名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以坚定的教育理想和扎实的育人实践,为国家对外开放大局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国际组织创新班开班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国际治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早在2005年,广外已进行完全学分制探索,包括引入选课机制以及实行辅修制、弹性学制、导师制、重修制等,从2015级新生开始,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改革,成为广东省内较早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高校。为更好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2012年以来,学校发挥多语种优势,持续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展国际组织人才本科培养专项工作,开设4个国际组织创新班和17个本科创新实验班,同时设置跨学科的微专业课程模块,在小语种推进以“微专业”为抓手的跨专业、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多阶段多方向却又一脉相承的人才培养举措共同构成一个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而这套交叉融合的育人体系,在广外的国际治理人才培养上体现得十分明显。2020年,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同年,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国际治理创新学院”。学生在广外学习的不仅仅是外语学科,更是在多学科交叉平台获得学习实践的锻炼,学生在掌握过硬语言技能的同时系统接触国际经贸、法律等前沿知识,为更好参与国际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2021年,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近五年来,已有141人次获得联合国总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亚太经合组织等27个国际组织实习和工作的机会,一批学子正式入职国际组织,呈现出广外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累累硕果。

广外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现场演示
聚焦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融合创新。学校确立“法学+外语”和“外语+法学”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双模式”,建立了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全国首家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学院。法学专业在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先后获评广东省“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涉外律师、国际仲裁两个研究生培养项目。广外一次又一次完成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以融合创新的“广外所能”支撑服务“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湾区所急”。

广外学子“视界行”之赴剑桥大学深度学习项目
打造协同育人样板,推动合作模式融合创新。“亚洲校园计划”从2012年开始试点,2016年转入常态化运营,学生在中日韩三国高校完成学习,开辟了中日韩三方联合培养复语人才的多边合作模式。2019年,学校首倡“湾区校园计划”,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与交流,促进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2023年,广外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的翻译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开启招生。通过“视界行”海外研学、“新视野”新生海外访学项目等品牌项目,引进世界一流高校在线国际课程,设置“国际素养学分”,系统强化学生国际视野培养。

广外学子赴国际刑事法院访学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进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创新。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在建好“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多语种+国际中文教育”等创新班基础上,构筑“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蓄水池”。国家留学基金委立项资助的“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等9个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将广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与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乡村振兴等紧密结合,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国际化人才。

英语语言文化学院AI教学场景
积极谋划主动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融合创新。2024年12月,广外“AI云帆译”智能平台和“涉外法治人才实训大模型”先后发布,2025年11月,“白云深处”AI教育平台发布。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广外主动拥抱新技术,孵化新专业,持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广外特色的数字化教学新生态。同时,学校积极建设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教育,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数”说高水平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
“十四五”以来,广外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深入实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进行人才培养体系重构,大力推动学科专业融合创新发展,以改革之勇、创新之力、开放之姿引领人才培养发展之变。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增设文科战略新兴专业,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新增菲律宾语、豪萨语、匈牙利语、斯瓦希里语、保加利亚语等国家急需语种专业,鼓励学院对现有专业进行调整,设置融合创新的专业新方向。学校现有包括33个外语语种的76个本科招生专业,已开齐RCEP成员国及东盟十国官方语言专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30个关键语种中的28个,形成“小国别、大战略”语言人才储备库。广外目前共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省级以上59个,位居全国外语院校第2;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以上125门,数量居全国外语院校第1。建设66门在线开放课程,共有3个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试点建设。

学子在同声传译实验室学习
创新“外语+专业”融合发展。在新文科建设行动计划体系下,学校继续推进“外语+专业”教育改革。2024年,9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招生,学校率先成为广东省内首家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建设高校,2025年开设的双学士学位项目已达19个,为服务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良好的人才资源。
斩获有竞争力的教学成果。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1项。4个项目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总数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省级质量工程项目348项。
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建设。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并获认定42项广东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学生党支部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等称号,学生中涌现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先进典型。

广外学子斩获“挑战杯”国赛一等奖
学子在各类大赛摘金夺银。近年来,我校代表队斩获中国第二十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一等奖、国际刑事法院模拟法庭赛一等奖;“智绣瑶乡”项目在“挑战杯”“人工智能+”专项赛中斩获国赛一等奖;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3项金奖、2项银奖、13项铜奖;在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中获得3项金奖、7项银奖;在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7项金奖、3项银奖、4项铜奖;在中国大学生长短兵、太极推手锦标赛中获2金1铜奖项等,青年学生在广外搭建的大舞台上努力成长成才。
打造高质量就业持续向好。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薪酬再创新高,深受各用人单位青睐。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其中2024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涉外企事业单位就业比例达46.7%,居广东省内高校第一。
六秩春秋,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宏图,从此再启新程。面向未来,广外将锚定“建成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目标,持续升级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外语+大数据”“外语+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打造“数字人文”微专业群;着力建成“全球治理人才储备库”,实现每年推送优秀毕业生赴国际组织实习任职,建成国家全球治理人才输送的“优质通道”,以“外语+”交叉学科集群为引擎,继续书写“融通中外、德业兼修”的新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