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广外大“先进性教育”专题 > 正文

西语学院:翻开尘封的历史 追忆敬佩的师长

文字:西语学院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09-23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9月22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西语学院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活动还在进行。学院会议室多媒体设备正在播放的记录片《1943—驮工日记》。靠墙那块宽大的银幕上,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雪峰耸立,一支由几个爱国学子、百余名少数民族驮工和千余匹骆驼、驮马和牦牛组成的驮运队,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历经千辛万苦,穿越人迹罕至的高山通道,艰难地前进。情境异常悲壮而又惨烈。

  这支驮运队的队长就是1999年97岁高龄去世的原西语学院法语系首任系主任陆振轩教授。1943年,在中国抗战最危急的关头,抗战后方惟一的一条西南陆路运输线——滇缅公路因仰光沦陷而中断,大量的援华物资积压在印度不能运进中国。如何打开一条通道,将这些物资运回来,成为中国抗战急切要解决的问题。当时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将这个重任交给了刚从法国留学归来,操着一口流利的法语、英语,时任中国公路总局印伊运输处副处长的陆振轩身上。于是,以陆振轩为主要策划人,带队勘探开辟了这条由印度列城到新疆叶城的国际驿运路线。他们徒步穿越了喜马拉雅山麓,翻越了喀喇昆仑山,运回了中国抗日急需的物资,缓解了抗战期间前线物资奇缺的局面。他们以生命的代价,书写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乃至世界近现代战争史上辉煌的一章。

  60多年来,创造了奇迹的辉煌被历史尘封。在陆振轩生前工作的广外大,知道这位老教授的人不多,西语学院的青年教师几乎无人知晓陆振轩的名字。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60周年之际,《1943—驮工日记》在新疆电视台热播。本学期开学初,曾经为该片拍摄提供资料的老校长黄建华打电话给西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邱月生,建议把这部片子作为在师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院党总支把组织全体党员观看这部记录片作为主题教育活动。

  这部记录60多年前的历史片子,给党员同志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大家真切地感受到在国家和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青年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各族人民的质朴情感和大无畏的精神。同时,大家也真实地领略到陆振轩教授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师长的英姿风采。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每个人心里都澎湃着复杂的情感。法语系刘巍老师激动地说:“陆振轩教授是我们的老前辈,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凭着惊人的勇气和毅力,做出惊天动地的业绩,真是不可思议,而且几十年从不张扬渲染,表现了高尚的情怀。我们共产党员要学习这种精神,在危难深刻挺身而出,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淡泊名利。”

  西语学院还准备把这部片子在全院师生中播放,让全院师生受到教育,并将作为学院爱国主义教材永久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