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思政在线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法语/Français 俄语/Русский 阿拉伯语/العربية 西班牙语/Español 德语/Deutsch 日语/日本語 印尼-马来/Indonesia 朝鲜语/한국어 意大利语/Italiano 葡萄牙/Português 印地语/हिन्दी 泰语/Việtไทย 越南语/Tiếng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我为广外科学发展献策”征文 > 正文

【征文】对加强南校区学术创新文化建设的两点建议

文字:陈健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3-14 点击数:


  在我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过程中,如何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学术创新文化的建设,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将结合学术文化创新的要求和南校区的实际情况,对南校区的学术创新文化建设提出两点建议。

首先谈谈南校区现在在学术创新文化建设面临的两个困难。一个困难是专业老师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机会少。众所周知,南校区的硬件设备是一流的,但是软件却出了大问题:我们大部分的专业老师都不住在学校,或者说大学城几乎是一座空城,缺少专业老师的空城。绝大部分来南校区上课的老师都成了候鸟,白天来大学城上课,课上完后就飞离了大学城。普通的同学们与老师课后进行面对面交流、接受教师言传身教的学术熏陶的机会极少,老师上课的时间紧凑,上午上完了四节,下午还要接着连轴转,一般也是四节,终于下午下课了,同学们本想多当面求教几个学术问题,但是回北校的班车又准时地把老师给带走了。电子邮件,电话,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联系到他们心目中的老师的,但是实际上利用这两种方式进行交流的学生只占少数,而且这两种方式的交流效果令人质疑。大学城与北校之间的时空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导师制的实施效果。试想,学生与专业老师之间缺乏足够的当面交流机会,学术思想的火花怎么能够被碰撞出来呢?另外一个困难是,南校区,甚至整个广外,还缺少一门针对本科生开设的专门介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程,学生们普遍不知道、不了解一般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步骤,这也限制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限制了他们在课堂上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对课堂上的教学相长不利。


  针对以上的两点困难,笔者将尝试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给出解决办法。经济学有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就是供求分析。当经济现象中供求不平衡的时候,一种方法是抑制过旺的需求,另外一种方法是增加供给。具体到南校区的这个现象,广外学生想搞好学术、追求真理的需求是不应该被抑制的,反而应该是被鼓励支持的,那么我们只能够是增加学术资源的供给了。这里的增加学术资源供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增加供给的绝对数量,另外一方面是增加获得“供给”的便利性。笔者建议可以从加强辅导员老师在学术创新中的作用和加强导师制度建设上这两方面来达到增加学术资源的供给的目的。

  一方面,学校要加强辅导员老师在学术创新中的作用。学校可以扩大学术供给的教师队伍,把辅导员老师纳入学术创新的教学与指导队伍,让辅导员老师承担科学研究方法这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或许,有人会怀疑辅导员老师不专业,不能够胜任。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绝大部分的南校区辅导员都是名牌大学硕士毕业,有的还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都曾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水平,都受过系统正规的科学研究训练,对科学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把握,完全能够胜任本科生学术创新基本方法的培养工作。而且,辅导员老师一般都要求住在学校,与学生接触机会多,给学生进行学术指导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性,能够让学生有学术思想火花的时候得到及时的、专业的交流与指导。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从制度上鼓励辅导员老师从日常事务性管理向知识型管理转变,鼓励辅导员老师向科研型的职业化方向转变,支持辅导员老师进行学生学术创新方法的专门研究和教学,以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指导,弥补专业老师与一般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缺位。具体形式可以是为辅导员老师在本科低年级开设一般科学研究方法的选修课提供制度上的便利,或者设立专门研究项目和启动资金鼓励辅导员老师进行学生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的专门研究和指导,比如全国挑战杯等重要学术创新比赛的专门研究和专人指导、根据各学院实际创立院级学生学术创新基地等等。只有充分发挥辅导员老师在本科生学术创新活动方面的参与度与指导力度,校园创新文化的培养才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建设。在本科生导师制度建设上,必须硬性规定本科生导师与学生见面的次数,以保证学生接受导师当面学术指导的机会。此外,鼓励本科学生参与导师科研,加强本科学生对本科生导师科研项目的参与度,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和培养创新意识。同时,学校也要鼓励本科生老师设计申报适合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对此类的科研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并将这三方面的内容分别纳入本科生优秀导师的评比和科研业绩的考核中,使之制度化和长久化。


  笔者相信,如果我们的专业老师和辅导员老师都一起来共同做好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文化的建设,那么广外将在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前进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