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校研究生第四届学术文化节掀起了一阵经典与反经典的风波。5月7日下午3时30分,中山大学吴承学教授在北校图书馆负一层报告厅作了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与反经典”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校研究生工作部和中文学院主办。出席嘉宾有校党委副书记许国彬,中文学院党委书记蒙德红,副院长陈彦辉、魏慧斌,党委副书记周秀娇,以及中文学院教师郭德茂、何明星、刘海玲、何光顺、袁瑾等。讲座开始之前,许国彬代表学校向吴承学赠送纪念品。
许国彬向吴承学教授赠送纪念品
大题而小作 成就永恒的经典
吴承学首先指出,反经典和经典的解构,是文学史、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也是文学价值观的集中反映。他阐述了经典的定义和经典形成的原因。经典作为一种高超的艺术水平,它指向的是人类的普遍性,能在不同时代引起共鸣。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永恒,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总是面对的问题,或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关怀,或揭露深刻的人生道理,或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吴承学教授在讲座上
吴承学接着谈到了经典的形成过程。他说,经典是被塑造出来的,代表集体审美理想,没有读者则没有经典可言。他从经典到文学经典、选本与经典的形成、类书与经典的形成三个方面分析了经典的形成。“选本在经典的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举了《唐宋八大家文钞》为例。从认可的角度看,文学批评的影响是远不及选本的,比如《文心雕龙》就逊色于《唐宋八大家文钞》。与文学批评相比,类书则以《艺文类聚》跟《初学》为例,指出其不同于其他个性化和私人化的特点,它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意识。而童蒙读物很轻巧地在经典形成过程中充当了“文化母乳”的角色。因此,李白的《静夜思》与孟郊的《游子吟》等经典的诗篇就成了永恒的标志。
随后,他从不同角度把古代文学经典分门别类为作家经典与文体经典、往代经典与当代经典、公开经典与公认经典、个人经典与公共经典。谈及作家与文体经典时,吴承学认为经典作家作品是其所处时代、地区、国家的亮点和标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典范。
突兀反经典 能否经受考验?
吴承学认为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经典篇目的地位整体稳定。反经典的现象较少出现。因此反经典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吴承学把反经典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归结为审美理想与标准发生变化,另外,“影响的焦虑”和“逆反心理”也促成了反经典。此外,经典因被反复模拟而暴露其缺点。以从尊《离骚》到反《离骚》为例,吴承学深入浅出讲解反经典反映了几代人生哲学的变化。《反离骚》是汉扬雄作的,用鲁迅《再论“第三种人”》的话说,它是反《离骚》的,即反对发牢骚,主张应天由命。当然,反《离骚》这一问题,引发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吴承学还拿陶渊明和谢灵运的地位变化为例,巧析了时代变化所引起的经典变化。在经典的演变过程中,道德也对经典产生了质疑。就在政治漩涡中趋炎附势的潘岳与他的高洁之作《闲居赋》而言,人品与文品是否应该一致,争议就很大了。再次,政治同样需要反经典。作为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钱谦益,被乾隆皇帝点名查禁其著作,于是在一场禁书的政治活动中,他的著作便成了牺牲品。最后谈到革命与反经典,吴承学讲到了大家所熟悉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传统的解构,提到了“打倒孔家店”,旁征博引,把抽象一点一点地具化。
讲座接近尾声之时,吴承学和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有同学问道:“在一套模子教育下的人们,会不会越来越难去反经典?”吴承学表示,当前的时代,除了教材,我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狭隘,相信在如此多渠道、多信息量和多元化思想的社会,反经典是更不受束缚的。
观众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