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23日零点,我校亚运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完满地完成了亚运多语言服务中心的服务工作。
多语言服务中心,被称为“亚运和亚残运会语言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聚集了广外多种语种的精英。亚运及亚残运期间,80多名志愿者坚守在工作前沿,这当中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商英学院的黄汐老师与研究生尤亚敏、董瑜也是其中的一员。
黄汐:充满战斗力的志愿者
作为多语言服务中心副经理,黄汐主要负责多语言服务中心的筹建、运行及日常管理活动。身兼商英学院07级辅导员和多语言服务中心副经理二职,黄汐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服务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特殊性,更使得作息时间和志愿者们完全一样的黄汐经常要起早工作、通宵值班,颠倒作息时间。“经常是累极的时候就在工作室打个盹”,然而,当求助的外宾原本焦急的声音渐渐变得平和,紧急的问题通过详细的解答终被解决,这些都给予黄汐满满的成就感,“这是种被需要的感觉”黄汐如是说。
除了志愿服务带来成就感外,和这样一个团队一起奋斗的经历同样让黄汐难忘。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商英学子也有积极参与其中。他们牺牲自己的上课时间、找工作时间、实习时间,积极地投身到亚运志愿者工作中,这些让黄汐感动不已。
黄汐表示,在中心,大家不仅是一起努力的同事,更是一同分享快乐的朋友。这80多名来自不同学院的“朋友”,为各自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成为了黄汐的宝贵收获。
尤亚敏、董瑜在评价黄汐时说道:“黄汐老师很为学生着想,很细心,有志愿者服装不合适,老师一遍又一遍沟通联系直到为他们换到合适的服装。”
尤亚敏、董瑜:在工作中不断提高,在团队中感受快乐
工作中的尤亚敏与董瑜
09级商英研究生尤亚敏、董瑜参与了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英语口译的志愿者服务。
谈起工作,他们觉得压力还是有的,用尤亚敏的话说是“好像等待Mr. Right的电话”。接电话的时候,他们总是略带紧张,因为与现场翻译不同,情景的不确定性、系统的不稳定性、外界环境嘈杂都加大了电话口译的难度。话虽如此,但是一份耐心让他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作为多语言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他们不仅是一个译者,更是一个协调者。准确翻译双方信息,对于他们来说,并非难事,真正考验他们的是如何为外宾提供解决方案。前者是他们的本职工作,而后者,则是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进一步要求。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永远是提高服务的最好方法。中心设有4条英文服务热线,每当一个人的电话响起的时候,另外三个人同样认真关注电话内容。曾经有贵宾致电中心询问酒店名称,由于贵宾口音较重,接线志愿者让贵宾说明酒店位置,与此同时,另一位志愿者已经根据信息在网上搜寻酒店名称。团队4人默契地合作,高效及时地为贵宾解决问题。
谈到这个团队,尤亚敏、董瑜都不约而同地表示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大家相互体谅,有人身体不适,总有人愿意为其替班。而英文热线团队的男生们更是主动承担通宵夜班,这也让尤亚敏相当感动。
记者手记:亚运会、亚残运会以绚丽的方式落下帷幕,志愿者们也结束了工作,回归学习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是这段难忘的经历也将成为他们人生宝贵的财富。我们也相信广外学子的志愿者精神会继续延续下去,感染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