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广外,你的一天是否也曾如此度过:清晨,踱步到A栋创业实践基地,读着云山书报亭提供的报纸,享用美味早餐,开始全新一天;走在去云山书吧赶赴阅读盛宴的路上,享受着云山凉茶坊饮品带来的清凉;在云山健身室运动之后,与好友相约云山水榭,品茗畅谈;华灯初上,盛装步入云山周末舞会,在翩翩舞蹈中与美丽的校园道一声“晚安”……
观察一下,你会发觉,上面提到的这些便利、丰富我们生活的经济实体都有着相同的字号——“云山”;仔细了解,你还会发现,从前台员工到健身教练,从调酒师到总经理,整个实体经营都由在校学生“一手操刀”——而它们,都归于广外学生勤工助学中心麾下。从每年两次的火爆招新场面,到全国高校中首开先例的职业经理人挑战赛,再到刚刚华丽落幕的各实体周年庆,“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以下简称‘勤工’)”这个名字正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熟知。
云山实体种类繁多
“勤工是宝洁与国企运营模式的结合体”
学生们往往将进入校团委、学生会等传统学生社团作为首选。而在广外,每年四月、九月招新两次的勤工人气同样不低,甚至更高。“之所以选择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一方面是能在其中学习到企业工作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勤工助学帮补生活支出”,现为勤工员工的大二女生小刘道出了许多人加入勤工的初衷。
成立于2003年的学生勤工助学中心,下设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公共关系部等职能部门,创建了云山咖啡屋、云山书屋、云山健身室、云山创业园、云山广源数码港等“云山”品牌系列勤工助学基地,常年为学生提供超过1200个勤工助学岗位。
学生的勤工生活
“勤工的运营好比是宝洁和国企的结合体”,据勤工副主任陈润鑫介绍,勤工设置了党支部和主任团两个平行结构,分两条线对旗下各实体进行管理。这既和宝洁公司相似,旗下实体有着统一的品牌也具有自身优势;又具有国企“政企结合”的特点,设立了党支部负责监察勤工日常工作,坚持“企业化发展,集团化经营”。
“学校信任,学生争气,育人为先”
“领导信任,学生争气,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的成功是学校与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谈到广外勤工助学中心的成功,学生勤工助学中心的指导老师陈哲指出,勤工成立之初,没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一切从零开始,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学校敢于放手让学生去经营管理,大胆让学生自主创业,这不是任何一个学校都可以做到的。”也正是凭着这种魄力,八年来,坚信“危机就是转机”的勤工人不断学习,迎难而上,使得广外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在华南高校中独树一帜。
八年发展历程中,勤工由一切从零开始,到每年为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1200多个实践机会,再到如今有效将济困助学与育人、创业实践结合起来,也形成了“育人”为核心,“勤工助学、专业实习、创业实践、思想教育、就业指导、服务师生与社会”六位一体的工作理念。陈哲说:“当初勤工助学中心秉承着济困助学的宗旨成立,如今它已成为所有广外学子的就业创业实践平台,更是在服务师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年为社会输出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我的大学是从勤工毕业的”
秉承育人为本理念的勤工称为“孵化学生梦想的摇篮。”现在中国扶贫基金会工作的丁亚东,成为大学生村官的宋俊文,以及回校自主创业的suit-up正装总监许伟灿……他们都是从勤工走出去的。许伟灿09年于日语专业毕业,曾任云山网球俱乐部经理。提及在勤工的成长经历,他讲道:“极具包容性的勤工给了我尝试、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我的大学生活与勤工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可以说,我的大学是从勤工毕业的。”
“勤工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一个社团那么简单”,经贸学院09级的郑同学是云山健身室的一名员工,“成员之间在工作中是同事,私下里是朋友,我们平常过的都是教室、宿舍、健身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而云山健身室经理陈文聪则谈到,在勤工三年以来,他在由员工到主管到经理的成长过程中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学习到了专业的管理经营思维,这也让他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经贸学院08级的陈志伟是云山水榭咖啡屋经理,饮水思源,现在的他也正像当年的师兄师姐一样,将勤工的优良传统“一环扣一环、一代传一代”传承下去。被问及在勤工工作的感受,陈润鑫感慨地说:“什么是一个人的事业?怎样做好一个事业?对于我,勤工就是我的事业。”
云山健身室5周年庆
“希望勤工“云山”品牌做好做强”
小至送奶送报缝纫补胎,大至创业就业实践基地,勤工力求全方位便利师生的生活,坚持以满足师生们的需要,服务师生为工作核心。去年免费开放的云山周末舞会,上学期建成的云山女生之家,本学期新建的为解决学生饮水难的体育场云山书报亭,即将进驻广外的“新体汇”均为体现。此外,学生勤工助学中心将每年的盈利用于发放云山奖助学金,改善“云山”实体设施等,方便广大师生生活。
看着一批批学生在勤工逐渐成长、走向成熟,却又要在羽翼丰满之时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身为老师难免心有不舍,“有时候会感觉到失落,但是同时我们老师又是幸福的,目睹他们从出入大学青涩懵懂的少年成长转变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看到他们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绽放光彩。”
回望勤工八年,“勤工人”不断推进勤工助学中心建设,升级管理模式,致力于把‘云山’这个品牌继续做响、做大。
专题采写:记者 戴显盛、张国耀、覃韵、魏莹 实习生 龚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