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曾驻足于相思河畔,领略过它的诗意灵动;也许你曾徘徊在语心湖畔,称颂过它的甜美柔情。其实,在占地1095亩的广外南校区内,还有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虽然不及相思河典雅,也没有语心湖柔美,却是连接你的学习与生活的必经之路;虽然没有一个富有浪漫气息的名字,或许你从来都没有留意过它的构造,但是一切却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它就是广外南校隧道。
不走寻常路:独特的校园标志
在大学城,多数高校通过架设天桥连接生活区和教学区,只有我们广外是一个例外,于是隧道也就成为了广外校园的一个独特的标志。
广外隧道由两部分组成:位于中环路两旁的两个下沉式广场和一个地下人行通道。下沉式广场包括阶梯和前端平地,采用古罗马广场的建筑风格,简洁利落又大气优雅,广场阶梯旁镶嵌着的矩形绿化带,散发着生机和诗意。地下人行通道采用自然光照,通过巧妙设计的两个天窗满足白天照明的需要,使得通道内“晴天阴而不暗”、节能环保,雨天则为步履匆匆的人们遮风挡雨。
隧道的建成,给学子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一位同在大学城兄弟院校的学生认为,比起天桥,“隧道遮风挡雨,比露天的天桥方便多了。”
隧道全貌
隧道之争:时间证明“真理”
建筑界有一句名言:“一座建筑诞生初期的评价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时间将证明一切。”在隧道建设之初曾受争议。
隧道建成之后,因为走路习惯等原因,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通行使用率极低。2006年,广外新闻网记者曾随机调查了100位同学,其中认为建隧道有作用的占17%,认为作用很小的占65%,认为几乎没必要建的占18%。为此,还引发了一场名为“南校区隧道建设得失”的讨论。据分析,被访者给出的答案多数为走隧道费时、没有走隧道的习惯、隧道缺少灯光让人认为不安全等等。
如今,隧道早已不“寂寞”。南校师生都很喜欢从人行通道走过,即使是匆匆走过的学子也会忍不住留步欣赏:通道两侧墙壁上的各单位宣传橱窗里,有教学、科研等相关信息,成为学生了解校情院情的信息平台;而人行通道中间的一堵镂空墙更是学生活动宣传的风水宝地,有社团活动宣传的手工作品,有精美的活动道具抑或是极具视觉冲击感的巨幅海报,让人很是享受。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装饰了隧道内部
不论晴天阴天、上课下课,广外学子都已习惯了从隧道通行。隧道之于广外,也就变成了如此自然的存在。以前的种种忧虑和质疑,都已成为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散了。
隧道文化:永不打烊的青春舞台
一袭黑色长裙,厚密累垂,从广场阶梯上倾泻而下,“女王”环顾四周,在众人的目光下,拾级而上……《谎》是13届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班毕业展的预热作品,而这场在下沉式广场阶梯上举行的 “女王加冕”仪式就是毕业作品《谎》的高潮。
而要说谁曾留意过隧道口阶梯的级数,那肯定得是筑梦彝乡公益团队的队员以及志愿者们。他们用白布条遮住眼睛,两手捧着一盏纸灯,体验彝乡孩子在黑暗中踏上求学之路的感受。那一刻,隧道口的阶梯俨然成为了蒙眼志愿者们的“崎岖山路”,成为了广外学子热心公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历史见证。
隧道是太多人共同的记忆,团联曾在这里庆生十周年,与学校58个社团共同大展身手,设置众多摊位,让同学们初尝潮汕文化的味道,或是借助望远镜眺望文化的高度,甚至还有一纸灯谜让同学们感受文化认同度。
各种活动都曾在隧道上演
就像广告班的 “预毕业展”、筑梦彝乡的“山路体验”或是团联庆生一样,隧道和下沉广场一直是同学们举办活动和展示作品的青睐之地。当你信步走出博雅园,直到斜坡转角,从下沉广场放眼望去,定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社团宣传海报以及摊位。热火朝天,人声鼎沸,永不打烊的青春总是在这里酝酿发酵。
抽票队伍排成长龙
然而,在浓郁的隧道文化背后,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财经学院党委书记周东兰接受采访时表示,隧道的宣传海报总是贴的有点杂乱无章,希望同学们在利用隧道做宣传的时候,也能自觉维护好隧道的形象,让隧道变得更加美丽起来。
隧道故事从没老去
“依然记得大一军训时我们在隧道里声嘶力竭喊出的‘一二三四’,在隧道里回荡着的豪气冲天的《团结就是力量》,在隧道里踏起的铿锵激昂的正步……”一位即将毕业的广外大四学子说。现今正值毕业季,广外的大四学子即将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去更辽阔的天空翱翔。他们的大学生活也犹如笔直的隧道,从隧道这端到那端的距离原来也不过短短四年。
隧道成为不可磨灭的校园记忆中的一部分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并不只是靠时间的积淀,还要靠思想的积淀。广外隧道,包含了从新校区建校以来的点点滴滴,镶嵌着一代代广外人的共同回忆,是所有广外学子们浸润而出的文化建筑,而广外学子的记忆和思想也都铭刻在隧道的时光轴里。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广外隧道就是凝固的广外之歌,隧道里的每一个橱窗、每一张海报、每一个手工作品,都代表一个音符,都包含着一段深深的广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