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广外创客 > 正文

【广外创业者】Unicafe:只要有梦想,就会有人为你买单

文字:南校要闻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4-07 点击数: 分享至:

  
  “音乐悠扬,咖啡醇香,约三两好友,读一本不乏真情的小书,共享一个慵懒的午后时光。”这是不少文艺青年理想的生活态度。
  位于贝岗学友书店二楼的Unicafe咖啡屋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文艺范儿的地方。经贸学院大四的学生陈杰在网上看到北京开了一家由78个人集资的咖啡屋的创业故事,创业梦想由心而生,立志在广州也开上这样一间咖啡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间文艺的咖啡屋和这群文艺青年的创业故事。


广州很多人咖啡屋 很多人所以不一样


创新:我们一起来开间咖啡屋吧
  去年5月,Unicafe咖啡屋进入募股阶段。据介绍,咖啡屋的募股方式采用时下一种新兴的“众筹模式”——通过集中众人的资金、能力和渠道,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提供必要的援助。他们坚信只要有实现梦想的勇气,就会有人为你买单。

    经过不懈的努力,咖啡屋共有60人参股,其中大学生43人,大部分来自大学城。每个股东出资2000至30000元不等,咖啡屋众多股东通过选举产生董事会、运营团队等职位。


这是一个很多人的梦想


  不同的人开咖啡屋的初衷也各有不同。有的文艺青年是一直有着开咖啡屋的梦想;有的事业有成者是为了支持他们曾有过的大学生创业梦想;有的社交家是为了广交良友,喜欢与不同的人接触;有的生活家是想要有一个累了可以来喝杯咖啡、放松身心的地方。虽然不同的股东有着不一样的目的,但是秉承着“良好的制度设计、对民主议事的尊重、彼此信任、对人宽容”的经营理念,这群创业者们还是能融洽地合作下去。
不只是卖咖啡:我们要做文化交流平台
  “我们有时温文尔雅,我们有时个性张扬,安静时,一咖啡,一本书;荒诞时,一派对,一下午。” Unicafe咖啡屋的豆瓣小站是这么介绍自己的。
  咖啡屋不仅仅是一个卖咖啡的地方,Unicafe咖啡屋的团队更想把它建设成一个大学城的学生文化交流平台。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他们从里到外为咖啡屋进行全新的定位和打造。咖啡屋成立之初取名为“很多人咖啡屋”,为了让咖啡屋更富有文艺气息,咖啡屋的团队开始征集店名,咖啡屋才有了现在"Unicafe"这个名字。据介绍,Unicafe是单词"unique"和"cafe"的结合,翻译为“独一无二的咖啡屋”。另外,"uni"可以看做是"you and i"的缩写,还可以音译成“有你咖啡屋”。


属于大学生的文化交流平台


  除了更换店名,他们还举办包括“格子衫”主题日、末日涅槃分享会、不定期的电影放映日等活动。“没有一家咖啡屋会举办这么多文化活动。”一个咖啡屋的常客这样说。此外,咖啡屋还在努力设计自己的文化明信片、洽谈文化创意产品的代售事宜,扩大咖啡屋的文化影响。
文艺背后的艰辛:很多人的咖啡众口难调
  咖啡屋股东多,资金来源广,一些问题决策时就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尴尬处境,其中不乏会产生摩擦。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股东之一、广外学子刘静怡会心一笑:“但是争论过后感情却越来越好了!”咖啡屋成立之初遇到过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包括选址、装修、产品、人员安排等。就人员安排而言,众人商榷一件事情的效率往往较低,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间自己梦想中咖啡屋的雏形,但是“很多人”能开出来的只有一间,无法满足每个股东的愿望。考虑到这一难处,股东大会上大家一起选出了一支7人团队代表所有股东的意愿执行主要的决策。


“梦想”规划,我们一起努力


  在筹备期间,咖啡屋还面临着募股这个最大的难题。一开始,大家都在纠结是先募股后开店还是先开店后募股,争论了许久都没有结果。前者看似是一种“不打无准备之仗”的缜密,但是出于“不开店就没有募股的资本”的考虑,最后决定先把店开起来,事实证明他们的冒险是正确的。
风险:大学有喜也有忧
  梦想是燃烧在每个创业者心中的一团热火,而风险是每个梦想的捆绑大礼。刘静怡告诉记者,淡旺季区分明显、工作人员流动速度快是经营Unicafe咖啡屋的主要风险。大学城的淡季是在寒暑假期间,在这期间,很少有学生留在大学城,客源剧降。工作人员流动的问题也是源自学生的特殊身份,咖啡屋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是大学城的学生,学生毕业就离开大学城,所以大部分工作人员在毕业后就会辞职,没有多少人愿意长久地做下去。即便如此,在咖啡屋工作期间,他们也为咖啡屋投入了十足的感情。

    Unicafe咖啡屋的留言簿上有这样一段留言:我想,每个来咖啡屋的人都拥有很多的故事吧。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而我想为所有故事都提供一个叫做记忆的罐头,封上封口,贴上标签。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到它过期……
   其实,咖啡屋不只是一个承载故事的容器,咖啡屋本身就是一段说不完的故事,那些为了梦想而聚在一起的很多人,用青春和智慧为自己的梦想买单。

 

   专题策划:宾锐光 周倩彬

   专题采写:周倩彬 李苏琦 刘特 实习生 卓本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