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已然迈入大学殿堂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高三的自己?为了最后一战,你曾拼尽全力“冲刺”,是否还记得曾经有那么些朋友与你共同走过那段奋斗的日子?在这里,也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或与你怀有同样的憧憬,或与你向往相同的目标。简简单单的一瓶水、一本参考书、一句鼓励的话语、甚至是一个微笑,不经意间,你被感动着。在这一段段艰难而难忘的备考岁月里,不仅有你,还有他们——与你相携前行的“考友”。
考试风暴袭来,漫卷诗书谁做伴
不知你是否留意到很多个周末,教学楼下长长的警戒线昭示着一次又一次考试的举行。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大学生热衷于加大自己的竞争筹码,随之而来的便是考研、考公务员、出国以及各类证书考试的异常火爆。面对这一个个关卡、一次次可能改变人生的选择,考生们该如何准备?如何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又如何让自己在活动丰富、气氛自由的大学校园里静下心来认真备考?是孤军奋战,还是另觅他路?“考友”,这样一个身份名词应运而生。
中国最大的考友社区——“考友录”
考友,不仅是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伙伴,更是拒绝懒惰、共同进步的战友。尤其在长期备考的过程中,独自奋斗显得颇为单调,考友的陪伴则为备考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色彩。因为有考友相伴,奋斗目标在彼此激励的过程中越发清晰;因为有考友相伴,胜利不再是一人独享的果实,收获也不再是一张单薄的成绩单,沉甸甸的友谊已在磨砺中逐渐成熟。
那段一起温书的日子里,难免会有疲惫的时候
其实,“考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图书馆、自习室等安静的空间里总会有那些三三两两结伴的人群。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一同“闯荡”,彼此分享学习收获,共同为美好前程而不懈奋斗着。
并肩作战的日子,有“你”真好
各种考试难关传递着压力和挑战,激起了担心和紧张,但在漫长的备考旅途之后,很多人往往会怀念那些“痛并快乐着”的日子。因为,那段路上曾有并肩作战、相互扶持的“考友”相伴。
窗户的另一边,是认真的你
在读研究生们纷纷表示,“考友”能带来多方面的帮助。一位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小刘回忆道,当时他和他的考友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复习,经常互相背书来巩固知识点。“他经常参加一些有关考研的讲座,回来后都会把厚厚的一沓资料送给我!”小刘说,在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前,他们班不参加考研的同学会把本专业的复习资料整理成册,打印好发给每位需要考研的同学。在小刘看来,他们其实也可以称为“考友”。
许多受访同学都提到,他们会与考友共用复习书和共享“资料库”,也会在考试前夕互相打电话提醒考试。一位日语系大四的学生表示每年考日语一级的人都很多,名额十分紧张,“我的考友不幸地没能通过日语一级的考核,在后来的考试报名中,她发动了十几个朋友,用十几台电脑申请考试名额。”
我们曾经一起奋斗,开始新的人生征途
刘同学还与记者分享了一些考研经验,他认为考研最需要的是毅力,还要确保消息灵通,“我的考友去听课时往往能搜集到很多有用的信息,对我的考研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直击“考友”,众说纷纭
对于考友,有人不断寻求,希望与其并肩作战;有人却避之不及,视其为绊脚石。对广大广外学子而言,“考友”一词意味着什么?是否有寻求专属“考友”的必要呢?
在问及“考友”一词时,很多同学对其表示陌生,但大部分同学认为考友的设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中文学院大二的林同学在经历大学英语四级备考后,面对即将到来的六级考试,她认为考友有重要的意义。“考友,能在共同前进时成为彼此的精神支柱,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学习疲惫后相互鼓励、缓解压力。”她如是说。商英学院大一的张同学则提到在BEC剑桥商务英语资格考试中,“考友”可以成为口语考试备考时的固定搭档。
一起讨论,互相帮助
然而,对“考友”持有否定态度的同学也为数不少。原因大多归结为考友不但不能相互鼓励,反而容易相互拖累,成为对方的绊脚石。另一个原因则为学习需要独立刻苦的精神,考友的寻求只是画蛇添足。
部分“考友”活跃在网络中,分享经验,获取信息
众多受访同学认为,不能盲目地为了证书数量而考证过级,应有针对性地结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生涯规划作调整。而中文学院大二的钟同学则认为,“考友”的出现只是大学生过于重视证书对于就业的作用的体现,“考证过级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有些同学忙于考证而难以兼顾学业。”
“考试热”的折射面——“考友热”
许多本科生迫于社会压力,纷纷投入“考试大军”,当前一个本科生就能够胜任的岗位,却动辄要求硕士生、博士生的学历,人为地拔高了要求。备考的痛苦和枯燥、社会上畸形的人才观等因素往往成为“考友热”现象的催化剂。
深夜奋战,也许辛苦,但并不孤独
我校新闻学院老师李丹分析道,“考友热”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专业价值贬值、就业选拔人才标准缺失的社会现状。“目前各种专业林林总总,质量也是鱼龙混杂,社会对专业的认可度不高,找工作时,专业往往不能作为选择标准。”李丹解释说,许多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不够精、不够专,不容易就业,而选择出国、考证及考研来增加自身的含金量。“等级考试是全国甚至国际性质的,其标准性强,能较真实地反映能力和水平。”
眼前诸多选择,何去何从?
毕业在即,走在就业、考研、出国的三岔口,中文学院陈老师指出,决定就业的准毕业生的学业和工作往往会发生冲突,大多感觉没有足够时间准备毕业论文,担心毕业论文答辩会与工作发生时间冲突。考研的学生一方面看周边的同学忙于找工作而感到精神上的孤立;另一方面,担心考研失败会失去最佳就业时机。怎样克服心理压力成为当务之急,英文学院梁老师表示:“大家普遍认为有病的人才去找老师辅导,即使遇到心理问题也不去寻求帮助。”梁老师强调,“考友”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心理负担,但大学生应以本专业的学习为主,量力而行,慎重地参加考证过级。
记者后记 考场如战场,考友恰似战友,当你驰骋沙场时,他们为你喝彩庆功;当你兵败而归时,他们为你出谋划策;当你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时,你们以共同的信念支撑着彼此突破围城。无论你如何看待“考友”,相信你的身边总会有时刻给予你支持和鼓励的有心人,不妨道声“谢谢”回应他们所带来的丝丝感动。其实,在漫长的备考路上,你并不孤单。
专题策划:记者 刘彬
专题采写:记者 刘彬 陈小雯 郭嘉雯 李钰 实习生 邓晓丹 金朱玺 董舒骅 赵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