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许多年以前,“宅男”“宅女”的说法远渡重洋,从日本传入中国。一时间,宅居一风甚旺。时隔多年,“宅”,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成为了一个在年轻人中影响颇为深远的文化符号。宅居,多多少少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2009年热播的偶像剧《爱就宅一起》中,镜头前的“宅女”默默平凡自然,从最初的迷恋漫画中王子,到在现实中找到了真心和美好的爱情。“宅女”成长和蜕变的故事,在引起大家共鸣的同时,也再次掀起了“宅”热潮。
2009热播偶像剧《爱就宅一起》
被窝男vs居里夫人
所谓宅男宅女,在人们看来,通常指很少甚至足不出户的男女,他们大多数是待在家里做一些诸如打机、煲剧之类的消遣活动。而今,“被窝男”“居里夫人”等具有调侃意味的词,正取代“宅男”“宅女”,成为窝居一族的代名词。
由于地处偏僻的大学城,到市区在不少学生眼中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他们普遍反映从大学城到市区交通不便,这对出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平时周末都不会“轻易”出窝。看书、学习、查资料、娱乐……他们大多数需求在宿舍里可以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地,宿舍就成为了大学生理想的活动场所。
一位来自经贸学院08级的陈同学可谓宅男的典型代表。他拥有两年玩WOW的经验,自称是高端娴熟的职业玩家。“在冲级和赶进度的时候试过整天待在电脑前面,连吃饭也守在电脑前。”在他看来,正是宅男们为外卖事业开辟了一条活路。
宅男宅女们为外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样来自经贸学院的梁同学则道出了宅女的心声:“待在宿舍不出去可以不用洗脸啦,不用换衣服。”对于穿着打扮比较讲究的女生来说,宅在宿舍也许是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较之男生们宅在宿舍玩游戏,女孩子最多的选择则是煲剧和淘宝。“一般就在宿舍看看PPS啊,购购物啊之类的。”
宅男宅女们的网购活动促进了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
我们缘何“窝居”?
这样愈加庞大的“宅群体”和日益成型的“宅文化”背后,所指向的种种原因引发我们深思。
“可能是因为网络吧,自己宅在宿舍的时候就面对着电脑,主要是看动漫,不然就看连续剧。”教育学院张同学这样告诉记者,她表示对生活提不起激情,“不知道该做什么”,虽然有时感觉浑浑噩噩渡过一天,但还是想一直宅下去。
电脑——宅男宅女们最忠实的伴侣
而信息学院林同学的回答诙谐中也道出了许多同学的心声:“现在夏天快到了,不出门可以增白。冬天又太冷,春天更是适合在宿舍睡觉。”经贸学院的李同学则认为,出门消费成本高也是许多大学生选择在宿舍“自娱自乐”的原因之一,“一出门就得花钱,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而已。”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宅男宅女周围的人又持有怎样的看法呢?“宅的原因可能比较多样化,但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也跟个人的性格有关。”中文学院的陈同学就呼吁大家理性地去看待这个现象,尊重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有些人不喜欢人多的地方,本身性格又比较爱独处,只要自己开心就好。”
记者深入了解后发现,一方面,大学自由支配时间较多,许多大学生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自制能力差,难以抵挡游戏和电视剧的诱惑,在惰性的催使下极易陷入无节制的打机和煲剧漩涡而无法自拔;另一方面,生活态度不积极,缺少生活目标,在现实生活中欲望得不到满足,只能到网络世界寻求精神慰藉。从而逐渐形成这部分宅男宅女群体,他们自称“逃避现实爱好者”,称外界会带来麻烦和烦恼的同时也不满自己“宅”的状态,却苦于无法摆脱。
宅急“变”,出窝大行动
就“宅”这一问题,记者采访到了华师教科院教育专家王符教授,他指出大学生“宅”是一个社会问题,反映出在新时代面前一部分人的心态。在80后和90后身上体现得比较明显,“这部分同学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困难、艰辛比较少,导致了较强的依赖心理,再加上就业压力大,容易产生逃避、回避现实的心理。”
我校政管学院的李丹老师就“宅”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长时间宅在宿舍玩游戏不仅影响身体健康,不利于加强沟通,完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学业也无益处。”
既然“宅”的危害如此现实地摆在眼前,那么,要“出窝”,大学生们有什么好的选择呢?
“我曾经也很‘宅’,但‘出窝’之后发现‘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新闻学院的刘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时为了考试或比赛,必须“宅”在宿舍或图书馆安心准备。但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她更希望能出去走走看看。刚刚结束武汉之行的她兴致勃勃地与记者谈起途中见闻:武大的烂漫樱花,长江大桥的宏伟壮阔……有时间可以了解一个城市,增长见闻,还能与当地的同学增进交流——出游,不失为“出窝”的好选择。
出游不失为“出窝”的好选择(网络图片)
管理学院黄同学的生活与那些“被窝男”形成强烈反差。平日上课巩固专业知识夯实基础,没有课的时候就去图书馆;每周他都会有规律地做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他积极参加了“挑战杯”“模拟交易会”“三下乡”等活动并取得不错成绩。学习、生活、业余活动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
而法学院的杨同学则向我们展示出了不一样的“宅”——“宅”在图书馆。她表示,图书馆是一个可以让人静下心来的地方,在学习与阅读中她得到收获与充实。同时“4+0”在读的她除取得了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证书外,也已通过了托业、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资格等的考试。
君子爱宅,须“宅”之有道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否定大学生们的“宅”生活。“君子爱宅,宅之有道”。诚如中文学院陈同学所述,如果宅男宅女能够合理地安排“宅”生活,多学点实用的知识,而不是一味地打机、煲剧,那也将有所裨益。
来自管理学院的戴同学告诉记者:“我本身很“宅”,现在也仍然窝居着。每日正常起床,吃早餐,读英语,做听力。没有课的时候我会在早上将当天需要做的事列好清单,并一一完成。此外我还有每日练字的习惯,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很多人说在宿舍里效率会降低,个人认为原因很简单:因为自制力不够强,抵制不住诱惑,宿舍自然成了滋生懒散的温床。但也并非要一宅到底,长期地独处易令人性格孤僻且不擅与人沟通,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相对安静的环境,但不要与社会脱节,将自己封锁起来。”
大学时期不仅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塑造个人内在修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绝佳时机。不论“宅”还是“不宅”,唯有勤奋而有自制力的大学生活,才能带给大学生收获丰盈的四年;唯有好好珍惜大学时光,才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策划:谭美云 李戬
采写:记者 谭美云 戴显盛 张若琳 黄燕仪 李戬
实习生 周程施 陈雪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