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周五特稿 > 正文

【周五特稿】广外“海归派”——他们的后交换生时代

文字:北校校园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6-01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以“明德尚行,学贯中西”为校训的广外,学生更是拥有“行路读书”的机会。出国交流不仅是读书,而且是一次思考生活和人生的机会。广外交换生们在踏出国门之时,也开始了他们的心灵旅程。旅途归来,作为半只脚踏出校门的准应届毕业生,面对自己的“舍”与“得”,这群“海归派”也在努力地探索前进的道路。

  在广外,交换生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他们在大学期间“出门”、“回家”,浅尝了异域生活,为广外的国际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作为他们的同学、师弟师妹,很多时候,我们都能从从微博、QQMSN等社交网络工具关注交换生们多姿多彩的异域生活。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回国的“海归”们,他们的生活现状却很少被提及。当海归们再度回到阔别一年的校园时,他们如何调整、重新融入母校生活,在这特别的留学经历后,他们对周围人与事的思考、对不同生活模式的感受都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交流生是广外国际化特色的表现之一

踏上归程 在思考中过渡

  转眼间,一年的交流生活结束了。才刚刚熟悉,渐渐适应外国的生活,他们又要背起行囊“回娘家”了。“我已经淡定了。”谈起即将面临的回国,在西班牙交流的郭同学说,“在西班牙呆久了,自然而然地被他们的生活态度所感染,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看得不再那么重,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心情调适得很轻松。”在归家前的日子里,交流生们学习之余,更多地思考着这段异国生活插曲对他们的启迪。“西班牙人很注重去享受生活而不是为了生存而生活。他们的人际关系很和谐。与人交往的时候他们大多抱着一种‘我如何能帮到别人’的心态而不是企图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郭同学谈到自己的生活感受时说道。在法国交流的赵同学则有一些更加感性的体会:“小时候总想以后到某个安静的小国定居,现在却宁愿在自己吵吵嚷嚷的国家里老死。并不是说我在法国过得不好,而是在异国他乡的生活经历唤起了我对家乡的深埋内心的归属感。”

  国外的生活色彩斑斓,但归国后的过渡并不容易。东西方文化模式的转换,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都给他们带来了些许迷茫。除此之外,交流生回国后还面临着学业和未来规划的挑战。


与外国同学的友谊是交换生们此行的收获之一

  商英学院的张同学曾作为德国交换生在国外生活了半年。她告诉记者,交换生回国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转变。回国的第一天,她一下飞机就抬头看了看广州的天空,心里一片不禁感叹,广州的天空很灰暗。在德国,晴朗的时候天空总是湛蓝湛蓝的,飘浮着朵朵白云,但相比之下,广州的天空因受到污染总是显得阴沉。同时,德国良好的公共秩序、良好的国民素质也使她印象深刻。

  归国后,面对已有不少实习经验的同学,交换生感到压力剧增。实习经验的缺失也使得他们的大四分外忙碌。学习、实习、找工作或考研,他们努力地完成着大学生日程表上的每一项任务。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保持平常心,认为出国交流是一次大幅度提升自我的难得机会。“去了韩国一年,了解了许多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观念。而且,我交到了很多韩国朋友,他们同样是我人生的财富。这些都是广交会,兼职,实习换不来的东西。”留学韩国的洪同学如是答道。目前仍在法国交流的刘同学也并不担心回国后回遇到学业方面的困境:“实习兼职和出国其实对提高法语水平有殊途同归的作用,都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实际应用起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加深了解法国人的思维和交往习惯,深入了解法国文化。出国前后,我迷茫过,犹豫过,唯独没有后悔过此行。”

“老鸟”归巢 路在脚下

  在国外的“菜鸟”回到了广外,摇身一变成了受人敬仰的“老鸟”。这些在师弟师妹们看来羽翼丰满经历独特的“老鸟”们又将如何前进?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出国这个想法或许从未出现在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即使上了大学,也为是否要出国而犹豫过。但是对于广外某些专业的学生来说,出国是他们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我校朝鲜语系、泰语系、阿拉伯语系等就有全班一起出国交流的传统。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有在第三学年出国交流一整年或半年的机会。虽早已获知此专业要求,但出国还是使他们对四年大学生涯被迫做了一些调整。东语学院的王同学便抱怨:“因为大三要出国一整年,所以许多证都得在大三前考。比如英语的四六级考试,我们就比别人少了几次刷分的机会,而像广交会之类的对获取实践经验有帮助的活动我们参加的机会也少了。大四的时候忙着实习或就业,事情特别多,再想沉下心来学习就难了。” 


副校长石佑启与在圣伊格纳西奥·德·罗约拉大学的广外交换生合影

  提到出国交流对自己未来规划的影响,商英学院的张同学也有些许遗憾:“大三下学期大部分同学已经规划好了未来的职业方向,并在大三的暑假收获了不少实习经验,有些同学甚至已经拿到了offer。但大三下学期的时候,我们还在国外,还没考虑到未来职业方向的问题。等大四第一学期回国再考虑这个问题,就明显比别人起步晚了。况且,当其他同学都在外面实习或找工作时,我们还在校园里补课。”她还举例说,在德国,会计课程学分无法与我校学分等效,那么大四回来后他们还得补回大三的课。“其他同学6月份就能拿到毕业证,我们7月份完成了学业才能拿到,这对于想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会影响他申请国外学校的进程。”因此,张同学建议将要出国交流的同学,在报名交流项目时就要对未来的道路有所设想,无论是就业、考研还是出国,都应该尽早去考虑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基本定下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为人生铺好垫脚石。

  交流前对未来道路的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但出国交流带来的收获也是无可置疑的。交换生们由于亲身体验过当地生活,所以对留学地有更深入的了解,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水平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周鹏老师认为,交换生拥有的优势首先是学生的海外经验,体会不同的文化、学会如何与国境外人士相处,能够便于学生日后进入外资或港澳台资工作单位就业。同时,这能有助于他们了解国境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开拓眼界。由于存在对比,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会更全面和客观。除了就业方面外,如果学生有意在国境外留学进修,也会有更好的机会,因为他们已经接触过国境外的教学方式,而履历上的国境外经历也会为他们在申请国境外学校时加分。


广外交换生在台湾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交换生表示已决定本科毕业后先就业,也有部分交换生则希望继续深造,在中国或曾留学的国家攻读研究生学位。这些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曾经体验过异域生活,考虑问题的方向也与出国前不一样了。无论如何,希望这些重新回到广外的“老鸟”,最终可以找到适合自己飞翔的航道。

附:广外交换生情况

  我校十分积极推进学生国际化,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每年有10%的学生有出国境外交流经验,主要项目包括交换生项目、单向派出项目、留基委项目、双学位项目和短期访问等。对于赴外修读学分的学生,我校还专门出台了助学金政策,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资助。

  我校的交换生正在逐年递增,同时交换生所在区域范围也逐渐扩大。2006年之前,我校的交换生项目还仅限于语言文学专业,并集中在日、韩、俄三个国家。07年后,出现了非语言文学专业的交换生,并稳定保持在总交换生人数比例的25%到35%左右,而且所在区域也增加了西班牙、哥伦比亚、古巴、德国、法国、秘鲁、智利、意大利、英国、香港、台湾等地。

专题策划:记者 孙伊美

专题采写:记者 陈盈莹、林嘉慧、陈润婵 实习生 梁丽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