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在校园网,在广外校园的许多角落,在一些广外学子的交流中,人文讲座的信息处处可见。在校庆45周年的背景下,学校用数量空前的人文讲座给学生奉上大礼。那么,学校热心开讲座,学生是否也热情回应呢?广外的人文讲座为什么出现“寒流”?如何把握人文讲座的意义?“周五特稿”栏目,本期解读,“人文讲座也是一所大学”。
这次讲台上的是王焱博士,讲的是庄子的幸福之道。
讲台上的王焱神采奕奕,她的语调散发着青年女学者的知性与优雅。她喜欢在一阵柔和细软的讲述后停一停,提出一些小问题,抑或是插叙以小见大的生活小故事,或者嵌入博众一笑的网络流行语……
这次来了很多人,除了座位上时不时低头写着笔记的学生,座位后边还有许多认真凝视着讲台的站着的人。
讲座很精彩,主讲人细细地讲,听众静静地听。
是夜,结束讲座的王焱身边围着三五学生,师生同归,高谈阔论,直至临别。
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美妙?面前的读者你是否拥有?
拥挤的现场,人文讲座的“高人气”
讲座外的“傲慢与偏见”
某班的学习委员小宋最近遭遇了一件令他困惑的事。“给班里的同学分配指标,当讲座的听众。这很滑稽,但是这件事是真的。”小宋苦笑着说道。当初上级分给班里10个指标,小宋将3个小时的讲座分成两半,实行“两班倒”,结果两个“班”的同学加起来也只有7个人。而那个讲座的主讲人,是小宋所修专业的重量级人物,该专业的学科归属因为他在讲座上提出的观点而重新划分。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以这样硬性的方式保证讲座的上座率。但多少有些无奈吧。你想想看,人家一个名教授名学者大老远地来,看到座位上冷冷清清就那么几个人,人家的心还不凉半截啊?”小宋说,“但是,人家在上面认真地讲,我们在下面背我们的四六级单词——这算是对主讲人的尊重吗?这样做面子上好看,实际却浪费了讲座的应有价值!”
“在广外,讲座,至少是人文学术讲座,正在遭遇寒流。有些人看到演讲主题,看到主讲人名字,嘀咕一句‘乜水黎嘎(什么来的)?’,大家似乎有些傲慢,对讲座不屑一顾。”小宋如是说。
记者观察到,在一些人文讲座中,广外学生反应冷淡。这些讲座,等到主讲人准备开讲,到场的人比较少,甚至只有三三俩俩的听众零星地散落场内;而讲座才进行到一半,又常有部分人失去耐心,干脆提前离场。
“可能同学们对讲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吧,”中文学院教授郭德茂如是说,“大家只注意专业的学习而忽略了专业外的拓展,或者兴趣太多太广泛,太注重娱乐游戏,不注重听讲座。”
郭德茂教授曾在人文大讲坛主讲《四书》
与之相对应的是,有些同学对“实用性”讲座就怀有一种“偏爱”。管理学,成功学,翻译,雅思,公务员考试……许多同学和这些讲座有挥之不去的“情缘”。英文学院大二的陈同学经常参加各种有关翻译的讲座。她提到,自己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所以有关笔译口译的讲座都绝不错过。
讲座之外,似乎有一个“傲慢与偏见”的世界。
小讲坛 大世界
“在广外确实存在着一种学术类、专业性讲座不受欢迎,同学们参与程度不高。”中文学院教授陈彦辉说,“这种现象的解决要依赖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努力,一是教师和辅导员要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灌输接触各种学术类讲座及活动、提高自身学术文化水平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而多多参与这种类型的讲座。”
“现在很多人做学问,就是在嚼别人嚼过的馍,索然无味。其中一方面原因是,很多研究者的视野不够开阔,仅仅局限于本专业领域,把自己牢牢禁锢在文史哲等的学科分工当中。”前来广外讲学的北师大教授王向远说,“听讲座,听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讲座。跨学科听讲座很好,跨学院听老师讲课也很好。这些办法可以大大提高自己学习其它知识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全面的基础,也就是获得通识教育,可以扩展视野,以一学科作为另一学科的参照,更容易地发现新问题,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
作为人文大讲坛“本土系列”的主讲人之一,郭德茂认为,听讲座是一种“经济”的学习方式。他说:“主讲人在短时间内将自己的所学精炼地表达出来,听众可以更集中了解知识,获取知识,这些知识往往能够提供思考的知识基础和角度。”
文学社的小虹是典型的“讲座迷”。她经常关注校园网和校道上的讲座预告,并把收集到的消息跟她文学社的朋友们分享。“如果主讲人我非常喜欢的话,我会到外校听讲座。”她有在中大校本部听讲座的经历。“每个讲座都会有收获,或深或浅。”小虹说,“我喜欢听那些跟我不一样,让我惊奇和惊喜的想法!”
认真聆听,感悟人文精神魅力
“在讲座上总能得到关于一个问题更多更丰富的知识,一场讲座下来我觉得很充实。”中文学院的李同学说,“在讲座中可以了解到更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尤其是在书本上或本专业中得不到的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人文讲座拓宽了听众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引导听众认识外面的世界,也引发了听众对生活和未来的思考。或许,某个讲座帮助听众找到了人生的兴趣点;或许,讲座让正处于迷茫期的人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在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中,听众与演讲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现实的自我与彼岸的自我对话,一个新的世界在交流与对话中逐渐清晰。
既然人文讲座如此有价值,那么,为什么还遭遇“傲慢”与“偏见”呢?
讲座缺席 人文精神不能缺席
广外的人文讲座遭遇某些学生的冷遇,这是事实。
广外年轻,广外是外语院校,广外学生不擅长学术,甚至讲座质量太低……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许多理由。然而,这些果真是真相吗?这些果真可以构成我们与人文讲座无缘的原因?
“傲慢”也罢,“偏见”也罢,归结起来,思考的指针可能就要指向广外学生的价值标准。这个标准,重实利而轻人文。对人文讲座的“傲慢”与“偏见”,极有可能是对一种学习方式或者价值观的抗拒。
广外学生的特色是什么?我们不妨设想一下,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广外学生跟外校学生竞聘某一个岗位。广外学生说,我们外语很棒,没有人敢摇头;广外学生说,我们动手能力强,会策划会沟通,工作上手快,大家不做声……然而,在与中大暨大华师的学生竞争的时候,也许还没有人能够自信地拍着胸脯对面试官说,广外的学生学贯中西,人文素养很高。我大学读了很多人文典籍,对中西文化和人类社会有很深刻的思考,录用我吧。
的确,听讲座,读经典,谈论人生大道,这些是老北大的传统,是80年代大学生的传统,而不是广外人的传统。广外的传统是疯狂做presentation的CPU(crazy presentation university),是“夜夜总是开会”的“夜总会”社团活动,是早读时各种外语交汇在一起的“联合国大会”……广外学生群体中似乎弥漫着一种价值判断思维,尚“行”不尚“思”,务“实”而不务“虚”,大家热衷于能够产生实利的活动,而缺乏对“虚无”的人文精神的追索。殊不知,后者才是“无用之大用”啊!
幽灵,一个功利主义的幽灵,正在徘徊在某些广外学子的心理世界!
“我们需要文化氛围,需要专业外的视野。听讲座是获取文化氛围和专业外视野的一大途径。听讲座有助于我们成为丰富的人而非‘单向度的人’(编者注:单向度的人,出自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同名论著,那种对社会没有批判精神,一味认同于现实的人。这样的人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马尔库塞认为,发达工业社会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
校园网上对讲座的回复(广外新闻网截图)
人文讲座也是一所大学,是一所被遮蔽了的蕴藏着丰富内涵的大学。也许仅仅听人文讲座无法让青年学子成为“丰富的人”,但是人文精神是青年学子避免成为“单向度的人”的一大途径。讲座可以偶尔缺席,但是人文精神的追索之路断不能缺席!
结语:慢慢走,欣赏啊!
据说,阿尔卑斯山的一条风景极佳的大路上,竖着一行标语:“慢慢走,欣赏啊!”大学恰似这条大路,许多游客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只是在乎抵达终点,无暇回顾路边的美,于是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流放地。慢慢走,闻一闻茉莉花香,看一看远处青松苍郁,你会发现原来美就在你的身边。这身边的美就是大学里的人文精神。读大学读什么,象牙塔里的人有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干预。但是作为大学路上的同伴,我们希望告诉你,路边的风景很好,慢慢走,欣赏啊!
去吧,追上主讲人的脚步,跟他交流你眼中的弗洛伊德……
专题策划:记者 戴春晨专题采写:记者 戴春晨、朱艾敏、邓晓丹、陈晓洁、曹得宝、郑丹青 实习生 陈润婵、谢秋姿、陈盈莹、姜欣欣、孙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