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周五特稿 > 正文

【周五特稿】“广外白云山通道”应该对外开放吗?

文字:北校校园部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2-06-06 点击数: 分享至:

 

  编者按 清晨,徜徉在广外北校区绿树成荫的校园里本是一件惬意之事,但一波又一波的登山客“叨扰”了原本清雅幽静的校园。尽管我校曾经出台过相关规定限制外来人员借道我校登白云山,但登山者仍络绎不绝。纵观国内高校,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也面临着类似的困扰,而我校要如何兼收“开放”与“有序”? 

白云山下的“广外捷径”  

  游客借道广外17栋宿舍旁篮球场登山,由来已久。记者调查了解到,早在广外向陈田村和永泰村购置这片土地时,双方已达成一致将这条篮球场边的上山小路向村民开放。由此,便出现了每天早上大量校外人士进校由此登山的“盛况”。

  早上七点,记者随登山者一同走到了学校十七栋旁、篮球场后的捷径入口。那里有一堵崩塌的老墙,跨过墙壁后,便可以一路上山。记者发现,前来登山的游人并不在少数。一小时内,记者遇见的登山者不下三十人。据了解,篮球场后的这个入口仅仅是广外内“登山捷径”的众多入口之一。


广外通往白云山捷径

  登山者多为中老年退休人士,大多数人是平均每周要来三至四次的登山常客。他们通过广外“捷径”上山,一方面是因为广外内的登山小径除周末外均无人看守,可以免去门票支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人流量相对较少,比较安静和方便。

  记者采访发现,前来登山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广州市区。一位来自海珠区的登山者说,很多广州市民,尤其是退休人士,都知道并且会经由广外的这条“捷径”登白云山。

  关于登山后的就餐问题,一名来自陈田村的老人表示,他们一般会自备早餐,但可以直接使用现金在职工饭堂就餐,在“清雅园”就餐也是很普遍的选择。

“登山热”背后的隐痛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登山游客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位经常在二教晨读的日语系同学表示,“尽管登山人数较多,但经过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不会造成太多的困扰。”不过,也有同学认为有的爬山者播放的音乐过于刺耳,影响到了上课秩序。

  有的教职工住在登山口附近,在谈及校外人士登山对其影响时,他们往往表现得很无奈。“唉,(早上)6点多就被吵醒了,昨晚刚刚熬夜写了些材料,本来想多休息一下的。”

  不少登山人士在学生饭堂吃早餐,这无疑增大了饭堂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爬山的人有时会把胶袋、筷子、碗放在同一个桶里面,那我们只好重新把这些再分类,还有人直接就放在桌子,或许他们不是故意的。”二饭的阿姨这样说到。

  门卫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目前,想要进入我校登山的校外人士,都必须出示身份证。学校允许来自陈田村的村民进入,而对于来自其他地区的人员则予以拒绝。门卫说:“但其实,经常会有人很不愿意,甚至跟我们吵起来。”在采访过程中,就有一名自称是陈田村村民的老婆婆想要进入校内,但当两位门卫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或者村民证明的时候,她却大声说道:“我每天都要带身份证吗?你们每天都带身份证吗?”接着就继续强行前进,两位门卫也只好放行。


校卫拦截外来人员登山,阿婆不甚理解

众说纷纭

  事实上,大多数的老师和同学都对外来人士借道登山持理解的态度。但是“理解”并不意味着“赞成”,因为学校的开放应该是有序的。

  学校大门可以进,但是不能因为人人都从我校登山而使整洁宁静的校园变得吵闹不堪。大部分同学认为,很多公公婆婆带着孙子孙女,开着录音机在学校随便走动,确实造成不好的影响。


外来人士在14栋楼前逗留

  大多数被采访者对校外人士在学校用餐持反对态度。因为,学校的食堂享受财政补贴,而财政补贴的这笔钱,应该切实地用在学生身上。

  教职工大都赞成大学适度开放,但是,这不能影响学校内部人员的正常生活。更有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外来人士经广外登白云山,使用广外健身器材、在广外食堂用餐恰恰反映出白云山管理局没有给公众提供足够的公共资源。“如果白云山有更多的全民健身器材,如果他们能在景区内设置便民早餐点,那么经广外上山的人可能就会减少了。”这位老师说。

  当被问及整改建议时,有同学提出白云山管理局应该借鉴西湖景区做法,实行“免门票”。“我觉得,政府不差白云山维护这点钱。况且这对白云山及整个广州的旅游推广都有好处。”这位同学直言不讳。还有人认为,白云山管理局应该向公众“晒门票”。“既然门票钱自有用途,白云山方面就要向公众说明收来的门票钱都用在什么方面。”该同学认为,如果公众理解了门票钱的用途,就有可能会自觉买门票上山,这样也能减少经广外登山的人数。

适度开放和有序管理

  除了广外,国内许多高校也面临着“开放与否”或是“如何开放”的困扰。对于高校开放政策和游客需求之间的矛盾,厦门大学本月开始“限游”,拒绝游客在本部校区食堂就餐。除了厦门大学外,去年北京大学就作出了每日参观游客在5000人以内的规定,清华大学则将高峰期参观时间限定在8:30—16:30。

  相比之下,浙江大学似乎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应对措施,浙江大学一直设有“校园开放日”。期间,浙大“求是”文化宣讲队义务为访问者提供专业解说,免费导游。武汉大学虽然也有困扰,但仍对外开放,为了控制人流和维护樱花开放期间的校园环境,开始向进入校园赏花的游客收取10元的门票。


我校门前的告示牌

  其他高校的实践表明,采取积极的措施比临时关门拒客更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形象,但适度的开放必须建立在有序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应该在游客需求和校园管理二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制定出一套既能满足市民需求又能维护校园秩序的解决方案。例如,作好进出游客的信息登记,发放可回收垃圾袋,设计登山指引路线,沿途树立登山提示牌(如禁止大声喧哗、播放音乐、乱丢垃圾等),区分可参观区和限制参观区以及对校园开放时间作出安排等。

  编后语 按照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大学文化,都应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开放。但开放需要以校园管理方法的进一步创新为前提,在保证教学秩序不被干扰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校外人士提供便利。

专题策划:记者 王佳

专题统筹:记者 叶璐熠

专题采写:记者 曹得宝 罗璐璇 叶璐熠 王佳

     实习生 杨慧妍 张锐 孟国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