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特别策划 > 正文

【特别策划】广外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文字:广外宣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宾锐光 周喆 发布时间:2020-05-28 点击数: 分享至:

5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校师生密切关注全国两会,“全面小康”“教育质量”“经济运行”“稳就业”“民法典”及“公共卫生”等话题引起了广外师生的热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决战脱贫攻坚,共迎全面小康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跨越的关口。其中,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今年已经进入决战决胜关键的阶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给脱贫攻坚提出了新挑战。

2020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

校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车小真对疫情下的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她表示,2020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对提振全国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信心具有非凡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我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充分用好我校党建、人才、项目等优势,全力做好定点帮扶村全部脱贫和退出后的各项后续工作,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为扶贫村留下人才财富、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作出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战略目标,体现了共同富裕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而正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理念,才能完成艰巨任务,达成雄伟目标。2020年全国“两会”的部署和安排,透露出了对严峻形势的充分估计,更显示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国人民从全国“两会”看到了信心,看到了方向。

保卫处副处长、蒲芦洲村驻村干部林安杰表示,作为第一线的扶贫干部,在前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上,绷紧思想上的这根弦不放松,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将脱贫攻坚作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与全国人民同频共振,同心同向加油干,奋力答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卷”。

正在贵州黔西南支教的公管学院学生许嘉航目睹了扶贫政策下鲁容乡的蜕变和村民们生活的好转。她认为,对于脱贫攻坚,我们取得了许多成绩,同时也已经迎来了“啃下硬骨头”的阶段,“期待在中华儿女的艰苦奋斗拼搏中,决胜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闻学院学生王明哲长期参与精准扶贫问题的研究。在他看来,全国两会的召开释放出脱贫攻坚进入大决战的鲜明信号。他认为,遭遇风险冲击情境下,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将增大。因此需要特别重视返贫问题,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安全网”作用,定能实现脱贫攻坚决战的全面胜利。

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教务处处长姜琳表示,“办出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本科人才,是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学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学校将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重点支持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课程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校将强化课程育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通过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形成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

我校研究生院院长杨励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工作应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而我校也会聚焦“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构建卓越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快推进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步伐。

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赵龙跃则介绍道,早在两会开始之前,除了本科生课程开展线上教学外,我校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启动了“云科研”“云课堂”“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月”等活动;直接接轨世界,积极开拓与国际著名高校及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联合美国马里兰大学、欧洲大学研究院、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著名国际治理专家,组建了全球化的国际治理专业学术指导委员会,创建专门的国际治理学科专业,积极推动国际治理专业人才培养向上游本科生和下游博士生的拓展。由此可见,我校发展理念与国家要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校的战略方针高度一致。

英文学院博士研究生杨静谈到,两会中阐述的“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让人倍感振奋,“我校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校内22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杨静相信我校将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契机,制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加大专业发展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危中寻机,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时表示,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发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市场的潜力和作用,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向,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巩固农业基础性地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经贸学院院长张建武认为,从历史上看,任何大的灾难都是对当时的政府和民众的理智与感性的考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领导一切,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正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我国对疫情的稳定控制,再到逐步的复工复产的全过程就可以体现这点。在他看来,把握机遇与挑战,并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积极帮助支持其它受灾国家和地区抗疫复产,体现了我党强大的治国理政能力和高尚的人文情怀。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正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我国在“六稳”“六保”上的宏观调控能力。

会计学院院长余鹏翼指出,要把稳信心、稳民企、稳中小企业就业放到重要位置,增强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他认为,在海外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特别贷款授信额度,加大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延长民营中小企业还款期限,并在一定期限内对企业贷款给予全额免息,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全面激发生产制造业企业创新动力。

在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马紫孟看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并不等于没有目标。他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道,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加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综合研判形势,我们需要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做出适当调整。作为广外青年,我们可以在“新基建”“新就业形态”“消费扶贫”“防止返贫”等经济关键词上深入思考研究,为经济复苏贡献广外力量。

稳住就业基本盘,扎牢民生“安全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就业”一词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频率高达39次。报告指出,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康为茂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共有八个章节,谈及就业的就有六个之多,足见今年就业形势的困难和严峻。如何破局纾困,报告中也提出了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中央的要求为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接下来我校将继续推动线上招聘,挖掘资源、增加供给,全员参与、精准帮扶,加强指导、提升服务,确保今年毕业生能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徐昶斌认为,报告在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部分特别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把就业问题纳入了国家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部署中,意义重大。同时他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了政府对大学生的亲切关怀,徐昶斌表示深受鼓舞。“学院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努力把就业压力转化为动力,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就业;全面宣传就业和创业政策;做好学生的就业心理调适;创新工作思路,搭建拓展新的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翻译学院学生梁泳雯谈到,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自己也深感压力。但她庆幸于国家和学校实施的帮扶政策,在她看来,各地相关部门出台的“云招聘”“展翅计划”、扩大国有企业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等利好举措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就业压力。同时,学校举办的公益“空中双选会”、职业培训等活动也对毕业生们做好职业规划,找到发展方向有很大帮助。

会计学院应届毕业生潘道勤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业问题几乎贯穿始终。政府如此强调“保就业”“稳就业”的目标对于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颗定心丸,我们也会倍加珍惜就业机会,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时也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保障香港繁荣稳定

5月22日上午,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指出,编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他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会同有关方面及早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法律,确保相关法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有效实施。

《民法典》“呼之欲出”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

我校法学院教授、立法基地负责人龙著华对此十分期待,他评价道,“民法典的制定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战略的需要。”龙著华指出,《民法典(草案)》物权编和合同编都有值得关注的亮点。在物权编中,草案增加了“居住权”这种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老百姓“安居”的需要,特别有利于为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草案也增加了不少与业主利益密切相关的规定等。合同编的条文数接近民法典的一半,其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很多条款都体现了当事人约定优先的原则;完善了保证担保规则,在同样的情况下,保证人将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法学院学生汤启悦谈到,《民法典(草案)》在全国两会公开亮相,从“法”到“典”,为公民建造了一座权利的大厦,是公民的权利宣言书。草案直击社会热点痛点,进行了精准处理。如细化规定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发言人5月22日指出,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我校法学院教师谢宇表示,我国《宪法》第28条赋予了中央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香港特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确保香港繁荣稳定是中央行使全面管治权的应有之义。《香港基本法》第23条明确了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立法义务。采取“决定+立法”的方式,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不仅具有充分的宪法法律依据,而且将有效填补香港特区的国家安全漏洞,彰显了中央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历史担当。

织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中提到,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

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

我校法学院院长、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陈云良认为,总结抗疫经验的同时,我们更要纠正疫情爆发初期暴露出的问题,加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首先,需要建立一个疫情信息快速传播机制。各级医疗机构在发现法定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并同时直报国家疾控中心。修改《传染病防治法》,授权县级以上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在可能爆发传染病流行风险时可以向社会发布警报,提示风险。其次,应当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统一应急管理体系,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实现《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传染病防治法》的协调一致。再次,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和储备体系建设,不仅要满足日常健康保障和疾病救治的需要,也要能保证紧急状态下的医疗设施及物质的紧急需求。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云坚认为,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势在必行。一要建立公共卫生重大风险预防机制,关卡前移,解决“防”的问题;二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发布机制,快速反应,解决“警”的问题;三要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同心协力,解决“控”的问题;四要建立公共卫生应急保障机制,平战结合,解决“物”的问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彰显我们国家对国家公共卫生的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门诊部主任刘志林结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畅谈了体会,他认为学校防疫工作做到了如下四方面:一是定位准确。门诊部的主要工作是预检分诊、日常诊疗服务、开展校内疫情防控、保障防控物资供应;二是精准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防控不留死角;三是不断学习、领会抗疫文件精神,当好学校抗疫的参谋;四是及时了解防控物资市场行情。他表示,学校医务工作者们会持续奋斗,为保障校园医疗安全筑牢堡垒防线。

公管学院学生苏妍双在疫情期间参与了武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线上志愿服务工作,她认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重大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社区服务。她观察到,由于此次疫情突如其来,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缺乏相关经验,在资源的调动和社区需求的应急方面存在许多不足,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显得手足无措。她认为,在疫情之后,使公共卫生社区服务常态化是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