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暑期社会实践 > 正文

【暑期社会实践】武协精神显铸民 下乡活动获好评

文字:广袤园志愿服务队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8-22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为期十五天的梅州华城镇铁炉村铸民小学三下乡已经结束,广袤缘志愿服务队队长巫晓阳表示,“我们的到来和离去不是终结,而是一个开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单凭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靠学校、家长多方一起努力”。巫晓阳呼吁学校和家长对孩子们更多关心,了解他们关注的东西,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十五天内,除每天上午固定的义教组趣味课程外,武协的服务队还开展了校园开放活动、五公里拉练、家访、调研及欢送会等活动项目,活动受到铸民小学的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开放校园乐趣多 团队拉练精神佳

720日开始,增设四个室内兴趣班,五个室外兴趣班,包括:英语音标与课业辅导、舞蹈、讲故事、棋类教学,以及武术等体育兴趣班。

舞蹈兴趣班

在英语音标教学中,英语老师李舒静发现,三班学生曾丽云的英语基础相较其他人更好一些,经了解,曾丽云一直在广州上学,目前在梅州过暑假。使用曾丽云三年级上册的英语课本来教学,四五年级的本校学生表示有近一半的单词不认识,这样的现象令李舒静担忧。她说:“之前听校长说,学校中有且只有一个英语老师,要同时教三四五年级,这可能是问题所在”。

为了磨练队员意志,彰显武协精神,7月25日,服务队开展队内拉练活动,由铸民小学出发,跑步至石古大王庙,路程4.7公里,历时45分钟。在拉练过程中吸引到附近居住的一些学生,他们或跑步或骑车的跟随服务队出发,路上,孩子们时而会讲“老师加油”、“快点跑,掉队的没有糖吃哦”等话语,时而会问“老师,累不累呀”。在孩子们的陪伴下,服务队的队员排成一列向目的地跑步行进,不时呼喊武协的口号:“击不垮,打不倒,胜不骄,败不馁”,用武协精神激励彼此继续前进。随行的孩子们听到这句口号,也跟着学。广袤缘志愿服务队到达目的地后,经过短暂休息,开始在石古大王庙自愿地打扫卫生,队员们从庙内开始,沿着山上的石阶一级一级往下扫,一直清扫到山脚。调研组长蔡盛耀表示说:“希望服务队队员的以身作则能教会孩子们爱护古迹与环境。”

                        长跑拉练
红色历史华城探寻 破旧桌椅义务修理

义教组在校内认真的开展教学活动,调研组也紧密地进行着工作。722日,调研组自铸民小学出发,骑车去华城镇调研。调研组五人选择进入沿街每一个商铺派发问卷或直接派发给路上行人,调研组员发现是只有少数人对华城镇的红色革命历史文化有所了解,而不了解的居民大部分都会直接选择不填写问卷,针对此现象,调研组成员增加了老年人在调查人员中的比例,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一位填写问卷的六十岁男士,毕业自武汉大学中文系,在填写过程中,与调研组组员分享了自己对华城镇红色历史的了解与想法。 据悉,调研组当日发出有效问卷共33份。

至于在没有调研任务的下午,调研组充分利用资源,全员九人一起收拾了堆满破旧桌椅的课室,修理整理好八十多套课桌椅,将百分之八十的废旧桌椅进行了再加工利用。调研组组长蔡盛耀表示,在此前的两次铸民小学踩点中,他发现许多学生使用的桌椅已经破损,于是产生了为他们修理课桌椅以备替换的想法。正式三下乡前,调研组带齐修理工具,定下了修理计划,此举得到铸民小学校长老师的支持。
家访细微处露真情 离别铸民时显不舍

除了日常教学活动,四个班的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及上课纪律选择家访对象进行家访。在家访中,有学生反映,其父母一年只回一次家,沟通次数较少,因此她并不喜欢父母。 队员们在这个问题上,鼓励孩子和父母多通电话,建议家中家长更多关怀孩子,并且向孩子解释了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之处。经了解,铸民小学的许多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和祖父母及兄弟姐妹留在村中。对此类家庭,队员们表示在今后的家访中将重点关注。家长在当天向老师们反应家访后孩子的变化,写信感谢广袤缘志愿服务队的付出。

再精彩的戏都会有落幕的时候,在最后一天的欢送会上,小一班和小二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齐唱在课上学会的歌曲,伴以可爱的动作。三班四班除了全班合演的节目外,增加了部分学生的自愿表演,四班学生表演的五步拳就是学生在体育课及下午的武术兴趣班学到的。节目进行到一半,出现一个特别的“表白环节”,各班老师上台讲讲心里话。二班班主任高莹泪洒现场,她除了对自己班的孩子告别外,也倾诉了她对每个班的印象。台下的学生一边听,一边哭,台上的老师则一边讲,一边安慰他们。“表白环节”后,接下来的表演几乎进行不下去,唱歌的孩子边哭边唱,然后情绪渐渐平稳,坚持完成表演。


             欢送会上队员齐打“三炮拳

  欢送会后,各班老师将为学生准备的自编百科书、文具以及亲笔写的信交给学生,围坐一团,做最后的告别。许多孩子跑到校园各处搜集27位老师的签名,在得到签名后,依依不舍的告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