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著名教授论坛第153讲:海棠何以不入杜诗与文学思维

文字:人事处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5-23 点击数: 分享至:

 

    目:海棠何以不入杜诗与文学思维

主 讲 人:刘晓明教授(广州大学文学院)

    间:2011525日(周三)19:30-21:30

    点: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

主办单位:人事处

承办单位:中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

刘晓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州市重点学科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考入江西师大历史系、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篇,并在《文史》、《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世界宗教研究》、《文献》、《燕京学报》、《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0022008),另主持教育部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科研成果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广东省政府二、三等奖各一项、广州市市政府二等奖4项。

 

讲座简介:

唐人郑谷作《海棠》诗首先提及海棠何以不入杜诗:“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苏轼《赠李宜》也提及此事:“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题诗。”如此重要的家乡之花,杜甫何以没有“发现”?自然景物作为客体被文人“重新发现”,并不仅仅在于客体自身的“美”,开元时尤见贵重的牡丹,却很少被时人吟咏。这是因为,生活中看重的是真实美感的客体,而文学则更需要“情”。也就是说,美感的客体需要成为某种“情物”才能入文人的法眼。只有当海棠被赋予了某种特殊的意象,例如“被冷落”、“洁白无暇”、“高洁”、“不起眼”等等,才能成为文人吟咏的对象。

于是我们看到,客体被“文学”发现,需要在有形之物与无形之情之间建立一种关联,或者说需要对无形之物进行赋形。那么,文学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显然,依靠的是“象征思维”。作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的超越,象征符号用其复杂的感受能力改造物质性,使客体服从于自己的意志。在讲座中还将进一步指出,象征并不仅仅是象征体于象征义之间的桥梁,象征本身就是一种“物”,由此解构了主客两分。

  象征的反向解读:如果反过来,我们从读者的角度,尤其是从不知道象征意义的当代读者眼中观看这类诗歌,也即只知道象征体的直指而不知其象征意义的意指时我们将看到什么呢?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