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视点)寻找失落的大学精神

文字:法学院 李丹萍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5-12-10 点击数:

 

据说在一次大地震的时候,父亲不顾一切挺身而出,用双手撑住了就要落地的水泥板,在平时几个人都不可能做到的事,此时却发生了奇迹:天花板奇被支在了空中,孩子得救了。这就是精神的力量,父亲对孩子爱的力量。

 

大学同样需要一种精神!

 

大学精神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从一个非常简单的历史回顾开始:12世纪大学诞生于基督教团体,它标志着基督教关于人生终极意义信仰教化功能的现代迁移与转化。大学积知识教育与精神教化于一身,作为创新科学原理与守护精神价值的策源地,特别以造就人格化的知识分子为核心。这就涉及到大学教育的两个基本使命:一是人类创造能力的挖掘和提升,二是人类文明的延续和提升,前者只是就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而言,后者则涉及到大学对民族精神世界的关照。“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虽然《大学》中的“大学”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大学,但这一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却是大学教育之精神所在。

 

教育的市场化固然给大学带来了机遇,但同时精神价值的失落成为中国高校的突出问题,检点中国大学发展中的曾经绚丽与晦暗,当下的繁荣与失落,“重建大学精神”成为学界一声深沉呼唤。这种精神的缔造,需要减少行政力量的介入,实现大学的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这不仅仅是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学生同样责无旁贷。对于大学生而言,实现学术自由,增强自我社会责任感便是我们追寻的大学精神。

 

诚然,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学校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尤其在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办学趋向趋同化大潮中,这个问题显得越发重要。清华侧重于培养国家需要的专才,北大则特别呼唤作为北大传统的兼收并蓄、容纳多元文化的宽容精神。广外作为一所以外语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也蕴涵着广外的奋斗目标。

 

当今中国需要个性解放,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沿之一的大学需要点开放需要多样化。然而穿着、举止的时尚并非开放的本意,广外学生缺少一种大气已是公认的一种事实,我是,或许你也是,因为文科学习的思维定势,让我们渐渐疏远了思考,我们似乎已习惯接受一切继承的东西,不论是对还是不对。在大学里,我们迷失了一种精神!一种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作为中国教育航标的北大精神中,一个是民族精神,和民族的苦难相联系的爱国精神;一个是做人的精神。曾经在北大奋斗过的大师们,正是凭着一股精神的力量,征服了自己,征服了他人,征服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

 

漫步广外,随处眼见忙碌身影,耳闻世界语言,对外国文化的了解和学习的务实的氛围对于一所语言特色教育的大学而言,诚然,此乃一番好景。然而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早早地笼罩着校园,我们变得浮躁与功利,不乏少数的学子把高校看作一个可以提升社会地位的平台,为了名气而学习,为了高薪而学习!“最近在考什么证?” “你考研吗?”似乎已成为高年级学生间默示的约定俗成的问候语。并非考证不好,更非考研不对,考证考研不意味着没有大学精神,为高薪而学习也无可厚非,因为高薪本来就是促进社会发展一个侧面,大学所培养的普通人才本来就应该是更为实际化的。问题的症结在于作为现代社会特殊的精神领域的大学里,学问已过早地和物质挂钩,这种与物质过早的紧密联系让校园的气氛过于功利,功利之下人便少了一份关注他人之心,对个体精神价值建构日益黯淡,大学不过变成为求得更好生存的一种手段。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着社会不同的角色期待,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学习,我们更需要学会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

 

然而现实中我们却似乎慢慢变得冷漠,当我们还在批判着社会冷漠的时候!鲁迅是在欧洲赢得声誉的第一位中国作家,用他的深刻的洞察力,用他觉醒的冷眼看到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中国国民习惯于冷漠。可悲的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骨子里似乎还浸泡着这样的劣性。

 

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尤其是位于地处改革前沿社会竞争激烈的广东,由于工具理性的膨胀以及所谓个人价值观多元化因素的影响,这种气息多少显得无奈。我们活着,似乎成天在赶路,脚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惶惶不可终日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病症。 

 

从个人角度来讲:大学四年,是一辈子的记忆。象牙塔里我们用我们的理性与热情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做一回理想主义者,关注社会、针砭时弊、海阔天空,不乏人生一大美事,法学院的民生论坛(行文自此,心里总想感谢龙著华、朱最新、陈寒溪三位参与论坛的老师)提供了试着营造一份思想自由的空间来关注社会,虽然初步的尝试总是伴随着些许不如意的阵痛,然而“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理由将自己打磨成一件完美的工艺品,然后保存在历史博物馆里,我更愿意做一把粗陋的匕首,只要它刀刃上的光芒能让黑暗产生一丝的畏惧。”这是余杰的文化宣言,也是民生论坛对于迷失大学精神的校园一份战斗的宣言。即使只是星星之火,追寻大学精神的共鸣也必有燎原之势的一天。

 

从整体观之,曾在校庆应邀作客我校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有着精辟论断:“每个人作为他人的环境,应宽容的实现他人的快乐。”换个角度而言,每个他人即为我的环境,任何人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关注社会,即是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改善环境,才能最终达到社会最终的双赢。

 

写完这篇文章总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因为觉得写得很痛苦,很久前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不敢提笔,有位师兄跟我说过:这种东西想得再痛苦也没用。或许是吧,但是即使痛苦,我也要思考!即使没用,学学鲁迅先生来一声呐喊到也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