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易中天、于丹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什么?

文字:红网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7-10-10 点击数:

 

   这两年,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异常火爆,之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也借助《论语》等老祖宗的遗产火爆了。

  他们之所以火爆,就其原因大致有这么两个:

  一来,中国人懒了,懒得连“吃饭”也喜欢吃二手饭了。且不说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庄子》等等写得如何,单单他们对这些原著的理解本身就是一家之言,还搞得全中国沸沸扬扬,仿佛他们倒成了胜过孔夫子一类的专家。

  记得有个叫郭象的人也写过一部《庄子》的注释,他的注释本身就是道家的一本重要文献,他把庄子使用的寓言和隐喻,用理性论辩的方式加以阐述,又把《庄子》书中的诗句用散文予以重述。他的论述比《庄子》一书清晰得多。于是,人们会问:这两本书哪一个更好呢?后来一位禅宗僧人曾这样说:“曾见郭象注庄子,识者云,却是庄子注郭象”(《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禅师的这句话,一语中的。每个译者、注释者无论如何力求完善,他总不及原著。五世纪的佛教高僧鸠摩罗什是一位翻译大家,他曾经说过:翻译工作如同嚼饭喂人。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己吃饭,要吃别人的唾余,所吃到嘴里的当然没有原来那饭的香味和鲜味。

  而现在的国人,在文化这道大餐中,却没有能力咀嚼了,食人唾余也就不奇怪了。

  二来,咱们中国人已经在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尽管是食人唾余,但终究有人喜欢吃了,这至少说明我们现代人还是认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是有些味道的,还没有完全的抛弃。这一点,也就是我说的希望了。

  不管怎么想,人们看这些书的动机如何,只要他舍得看,就说明他希望了解这些书,希望了解民族文化(毕竟这些书都是精华),关键是我们怎么来引导大家重视这些文化,如果这种情况不加以引导的话,若干年后,我相信,《论语》、《庄子》甚至是《三国演义》等民族文化中的精品可能会被一些译本、注本所代替了,那时候,中华民族的思想源泉就会变了味道,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中国人,还是能够看看自己老祖宗的东西,而不要像外国人一样,也需要翻译来帮助的好。(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