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特别政策”让独立学院成温水青蛙

文字:冼 兹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8-07 点击数: 分享至:

 

  湖北今年的高考三本录取划线,竟然罕见地低出了二本近百分!而往年仅比二本线低30分左右。据悉,该省一些独立学院往年因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报考,导致不能完成招生计划。这次三本批次线大幅下降之后,多划进了10余万名考生,这让这些院校“喜上眉梢”。(《中国青年报》8月5日)

  大幅度下调三本录取线的这项高招“特别政策”,看起来是对这些独立学院照顾有加,能够立竿见影;但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独立学院的良性发展。

  其一,大幅度下调三本录取线,势必会造成一部分独立学院的预估分数线与实际存在较大出入,增加了广大考生和家长选择院校的不确定性,致使一些根据往年经验报考的考生吃亏。

  其二,大幅度下调三本录取线的结果,只能让部分独立学院的本科生源层次更加低下,降低了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培养质量的下降只会使就业质量和社会声誉度大打折扣。

  显然,独立学院不能顺利完成招生计划,有自身竞争力不强的因素。高招录取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过程,独立学院完不成招生计划,理应按照市场的法则来决定存废和发展规模,这种市场法则既能形成刺激独立学院发展的“紧箍咒”,也会形成“鲶鱼效应”。

  我们知道,作为第三批本科的独立学院,无论从招生体制上,还是从人才培养管理体制上,都存在着太多尚待完善的地方,而社会对独立学院的认同度又一直不是很高。在这种情况下,高招部门理应进一步把好和完善三本录取关口,而不是对独立学院过度宠爱,通过所谓“特别政策”来给予保护,以至于在损害考生利益的同时,也让独立学院成为了在逐渐升温的热水中安逸畅游的青蛙。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