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外语院校大学语文成了“鸡肋课”?

文字:北京日报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3-18 点击数:

  
    现实中的大学生,尤其是外语院校的大学生们,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怎样的态度呢?

    中文错别字处处可见

    上中国文化课有的只为学分


    在一些外语类大学,“大学语文”已经从必修课中消失。对于学校少之又少的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更多大学生只是为学分而学。很多大学生,对中国文化、对汉字的理解,非常浮躁。滥用、错用汉字的现象,随处可见。

    曾经有位大学生在应聘考试中,因为不会写“钥匙”,只好用“key”代替;某大学举办国际文化周,操场边悬挂的宣传条幅,将“亚洲”写成了“亚州”。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大学生为“欢渡春节”还是“欢度春节”犹豫不决;还有人一不留神就“迫不急(及)待”、“提心掉(吊)胆”、“全神灌(贯)注”……

    一次经济课,老师说考试用中文出题,笔者身边某女生满腹怨念:“谁要用中文这么没有逻辑的语言?”

    这种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不认同,叫人震惊!外语工作是双向的,若只懂得接纳他人的文化而不懂得传送自己的,这样的不对称传递,到最后只会找不到原点!

    专业课与非专业课

    “冰火两重天”


    在北外,专业课与非专业课受到的重视程度可谓“冰火两重天”。我们此前在网上发起了一项投票,内容是:一,在北外最常听到的声音是什么;二,你是否对北外的中文环境感到满意。

    结果,大舌音、小舌音占据第一问题的前两位。对第二个问题,36℅的学生认为应该开设大学语文这样的课程;10℅的人对通选课的质量不满,“文学课灭了我的文学梦”,有个学生听了一学期文学讲座后甚至这样说;17℅同学认为加大学语文等课程没作用,没兴趣的始终还是没兴趣,有兴趣的不用谁说自然会学习。

    德语系07级同学鲁小羽认为,现在连幼儿园都推行双语教学,这是造成大学生对母语、对本国文化漠视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专业课,因课时少而且讲的东西过于理论,最后学生会感到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成为“鸡肋学科”。

    也有不少同学对大学生多学习中国文化持积极态度。德语系学生会主席郭楠同学说:“我们的专业和将来从事的职业,决定了我们要有很强的中文表达能力,否则怎样将本国文化推向世界?但大学里开设的相关课程、讲座,要注意细分,讲文学就是文学,绘画就是绘画,不要试图用一个大综合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都展现出来。”

    加强课程改革

    激发大学生学好母语

    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说,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所负载的中国文化,无疑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包括外语类院校在内的各高等院校中文学科建设和汉语教育教学,对此应该持有敏锐和清醒的意识,并要把这样的敏锐意识传达给大学生。

    北外德语系传奇人物、资深教授谢莹莹说,无论是笔译、口译还是日常交谈,都最直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和素养,母语无疑是基础。谢老师上中学时,课本大多是文言文。学生们也有着很大的激情去背诵《孟子》、《论语》、《中庸》等等经典。大家那时还自发用唱歌的方法背诵,谢老师笑着唱了几段之后感慨说,这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东西。很可惜的是,现在中国文学被边缘化了。开设一门质量高的课程,选好读本,让真正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非常有实际意义。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