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新生初进大学,学长们总会这样告诫:在大学里,一定要听过一次讲座,丢过一次自行车,谈过一次恋爱,这样的大学生活才算圆满。听一次讲座,俨然成了“大学三件事”的头等大事,可见讲座在“过来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虽然大学总被人称为象牙塔,但大学里的讲座却并不曲高和寡,反而是种类繁多,各路高手云集。
大学中的讲座粗粗算来,大致可以分为学术类、名人类、文化类、热点类、论坛类等5种。
学术类:小众的学术盛宴
学术类讲座一般由某个院系或研究机构主办,邀请的嘉宾多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而讲座的主题也会围绕领域内某一具体问题进行。这类讲座对该领域内的人来说,是一场学术盛宴,可是对于领域外的人来说,那可能连热闹都看不了。
没办法,所谓隔行如隔山嘛。虽然这类讲座相对小众,但正因为此,讲座所谈的内容相对高端,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研讨价值,主讲嘉宾也是该领域中的翘楚。参加这种讲座,往往能体验到思路的火花式碰撞,也能了解到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特别是一些理科和医科等基础学科的讲座,更是成了相关院系学生除上课和实验之外的第三课堂。
名人类:极具“票房号召力”
社会名人是公众特别感兴趣的人群,大学对这类人群也有足够的吸引力。时机恰当的时候,名人们也会到大学客串一把。怎样才算是社会名人呢?他们当然包括各国政要、世界著名大学校长、知名科学家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文化名人等一切具有“票房号召力”的人物。
各国政要在来华进行访问的时候,也常会选择前往高校,以讲座的形式与学子零距离接触,例如美国前副总统切尼、德国前总理科尔等。此外,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的校长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来高校访问时,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定动作”,就是在高校举办一场讲座,由于机会难得,这样的讲座往往让学生和一些感兴趣的社会人士踊跃参与。今年,仅诺贝尔经济学家,就有罗杰·梅尔森、保罗·克鲁格曼、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艾里克·马斯金等炙手可热的人物造访沪上复旦、交大等名校并发表演讲。
国内知名企业的CEO,影视明星和著名主播等,也常常光顾高校与学子面对面。著名主持人杨澜到复旦大学演讲时,学校报告大厅的门差点被蜂拥而至的学生挤破。由于名人类的讲座一般对听众的限制较少,讲座主题也相对大众,亲和力较高,容易被更多人接受。也正因为名人会吸引到大规模听众,这类讲座一般会采用提前发票的方式来限制听众人数。
文化类:有才之士“初试啼声”
要说文化之最盛处,无能出大学之右者。大学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文化汇聚的地方。大学内学术自由、讨论开放,各类思想撞击竞发,并且汇聚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更通过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等方式,网罗了不少名家,他们的智慧和思想在讲坛上得以展现和激发,形成了大学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学里,只要你真的有思想,够水平,就能得到听众的支持,因此,大学也成为了一些有才之士“初试啼声”的场所。
犹记得1988年,在《文汇报》的推荐下,张艺谋携新片《红高粱》到复旦大学试映,影片结束后,复旦大学相辉堂里爆发出热烈而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现场的疯狂沸腾让张艺谋上台后几度失语,那一年,他才38岁。从“左手写诗、右手写文”的余光中,到要把防治艾滋病走到底的高耀洁,从凤凰名嘴曹景行到校园里的哲学王子王德峰,大学中的文化讲座总是可以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其中,回味再三。
热点类:总是“热”到一票难求
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大学通常会邀请相关专家对该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和探讨,这种热点类的讲座也很受人欢迎,除了校内学生外,某些讲座主题还常常引来不少社会人士的关注。2009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很自然,金融危机就成了最最热门的关键词,而与经济相关的各类名人讲座也都因此火热了起来。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学邀请到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教授来谈谈对世界经济的看法,这一场讲座的热门程度可以用一票难求来形容,而之后不久,“金融天才”索罗斯在复旦的演讲也同样引爆了听众们的热情,主会场人满为患,主办方为了满足让更多听众能够听到讲座,连开三个同步直播的教室,依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论坛类:“自助餐式”的自由
在大学还有一类常见的讲座类型,那就是各式各样的论坛或者研讨会。这类论坛通常围绕某一个较为宽泛的主题进行一至三日的探讨,有的论坛还设有分会场,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议题,在分会场中“串门”。听这类讲座仿佛像是吃自助餐一般,可自由选择,尽情享受大学论坛所提供的资源。
由于论坛持续的时间比一般讲座更长,通常都会设置中场休息时间。这时感兴趣的听众还能有与嘉宾面对面单独交流的机会。碰上院系或社团举办学术周,讲座更是精彩纷呈,很多时候总让听众们痛恨自己分身无术,有时候还要忍痛割爱,在不同议题的讲座中作出选择。
相关链接 大学讲座信息搜索捷径
搜索大学校园里的讲座信息,看学校里的海报栏是最传统老套的做法。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们都依靠网络搜索讲座信息,而大学校园网主页、学生网站和大学BBS,正是各类信息的集中散布地。
各个大学的校园主页上,通常设有讲座信息一栏。这里可以看到最新的讲座信息,包括时间、地点和主讲嘉宾介绍等,一目了然。
学生网站一般张贴学生感兴趣的信息,讲座信息当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网站有专人负责,定期将各院系的讲座信息汇总于此。
要论传播最快的渠道,还当属各大高校的BBS。BBS是学生们交流的平台,大多数学生都习惯在BBS的相关版面上发布或搜寻信息,动辄几万人的在线量使得BBS上的信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播。讲座信息是BBS所发布信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的大学甚至单独为这些信息开设专门的版面。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