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房价飙升,市民谈“房”色变。要不要买房?买不买得起房?许多人都持观望态度。记者近日在广东高校中调查发现,这种不安定的情绪也入侵大学校园,校园里开始涌现一批“有房族”和“房奴”,许多大学生把购房和就业联系了起来。不过记者同时发现,购房大学生的资金大多来自于家长,有些老师对此很忧虑,认为此风不可长。
有大学生尚未毕业先置房
还没离开校园,就游走于各大楼盘,物色自己的“新地盘”。羊城晚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有一些大学生尚未毕业,已开始为房子“蠢蠢欲动”。
“我本来计划先租房住,攒够首付后再考虑买房,但是家里不同意。”记者在网上调查时,读研二的小林称,去年买了一套房子。他说,由于房价直线飙升,父母都沉不住气了,“他们认为租房一个月也要好几百,不如趁现在拿得出首付赶紧买房,不然将来可能更加买不起了。”记者了解到,面对“涨”声一片的房产市场,不少人觉得买房子比较“抵”。
“我的房子不大,爸妈主要考虑让我有个落脚点,买房比租房更划算。”华南农业大学大二的张同学买了一个40平方米左右的单身公寓,这是父母因工作调到外地后特意给他购置的小窝。
中山大学城市规划学院大三学生阿伟算是购房大学生中的另类,他的房全靠自己挣得钱买的,还没离开校园,他就开始创业并取得成功,如今一边忙自己的公司,一边读书。他购的房在深圳,方便以后到那里发展。
提前购房为求职铺路减压
也有许多同学表示,考虑买房的主要动力是为今后的工作做准备。“为将来就业铺路,买房不是自然的事情吗?”江西财经大学揭同学计划毕业后到广州工作,才大二的他现在就开始为在广州购房做准备,“我一直关心广州的就业状况和房价,家里没有给我准备钱,只能全靠我自己了。”
中山大学数字媒体专业大四的小吴也表示,确定工作后,房子是必须购置的,“我现在还没买房,但是马上就准备出手了。”“家里人支持我买房,我自己现在也能供得起。”广东海洋大学大四的辉仔说,自己最初觉得租房也未尝不可,实习后才发现有套房子稳定多了。
此外,在家境殷实的家庭中,也有不少家长把房子当作固定资产为孩子准备。“小孩还没毕业,但是先买房子没坏处,等他住进去的时房子就升值了。”广州市民傅先生为儿子准备了一套200多万元的房子,他坦言家里能负担得起,买房也是一种投资,“将来孩子走出校园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多方支援成“房奴”压力不小
“现在成为房奴了,捆死了!”广东海洋大学大四的辉仔告诉记者,自己在买房时也挣扎了很久,“买完房就没钱了。”虽然现在家里人也帮忙供房,但是压力仍然很大,他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换一份薪水更高的兼职,哪怕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理想。
记者调查时发现,许多大学生虽然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大多资金来源都是家人。“每个月超过3000元的月供真的很让人头疼,现在还得靠全家供房!”研二的小林坦承自己心理压力不小。
大学生买房,有人靠父母支援,有人靠变卖旧房来获得资金,甚至还有不少人是靠借贷实现“梦想”。调查发现,不少购房者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他们的置业计划和实际收入并不成正比。
今年大四的阿诗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学生,2009年5月,他在白云区岭南新世界拥有了自己的房产。95平方米的房子花了87万元,首付60万元,其他部分的房款则是用父亲的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钱主要是爸妈付的,我自己出了25万元。”他说,进大学后,父母给了他30万用于投资,他在股市中赚了25万元,就把这笔钱全投到房子上了。再加上父亲30万元左右的公积金,预计在今年6月把房款还清。
没有经济实力租房更实际
在校买房?不少大学生对此表示质疑,他们认为在自己没有经济实力时,租房更实际。“大学生还没工作,暂时当然没能力买房,等到以后有经济实力的时候才‘出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三的小张认为,大学生买房多少有点攀比的意味,现在还没有经济实力就一时逞强,以后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更多。
广东商学院大四学生小凯毕业在即,即将走出校园的他选择租房。“刚毕业,买不起房,虽然很无奈,但还是租房比较合适。”他称,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的传统理想。有自己的房子确实能带来安全感,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济条件的人来说,‘负债累累’并不能让自己轻松生活。“用父母的积蓄缴纳首付,自己工作后为了还房贷成为不折不扣的‘月光族’。虽然实现了房子的梦想,却放弃了其他的理想,甚至要以自己的健康和时间为代价,这难道就很‘合算’吗?”
广东工业大学的唐同学认为,在目前房价过高的情况下,在校大学生买房,有点操之过急。“大学刚毕业没什么钱是很正常的,没必要逼自己成为房奴,加重自己各方面的负担。”
一些高校教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忧虑,认为此风不可长。他们常常劝导学生做事不能冲动,买房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购房目的,不能盲目为之。“现在贷款条件很宽,房价又好一天比一天高,这就更容易导致很多人忽视自己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一哄而上,不理理智购房。”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