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2010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20%,与去年的1.2%相比大幅攀升。(5月25日《东方今报》)
从劳动法的角度讲,毕业生只要付出了劳动,用人单位至少要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付酬。而且,“零月薪”就业易对就业市场造成冲击,造成职场恶性竞争。但是我并不忍心对这些打算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再择业换岗的毕业生说三道四。他们之所以放低身段,甚至愿意以“零月薪”代价谋求工作岗位,实际上是出于对现实就业语境的无奈。
尽管人保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指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但是,公众对此普遍用脚投票,还有网友戏言:“就业率”应该改称“失业率”。网友们的话或许有点偏激、调侃的意味,但是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少学生是“被就业”的。87%的就业率或许只是一个传说。其实,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考研、开店都可以叫就业。零月薪也可以叫就业。有的学校挟毕业证发放大权以令就业率,逼迫学生上交一份并不存在的“就业协议书”,或者干脆报告学生已经自主创业。
大学生就业如此艰难,他们除了不断调低就业期待值,又能如何呢?大学生就业连工资都没有了,大学还剩下多少吸引力吗?在我看来,两成大学生愿意接受“零月薪”就业,除了就业形势严峻以外,实际上暴露出了当然高等教育的一些积弊。
首先,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大学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谌新民教授所言,“现在不是大学生太多了,而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的滞后,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事实上,就业供求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社会产业结构有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今年就业不理想的专业,并不意味着一年以后、四年以后仍然“滞销”。同理,暂时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并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这样看来,两成大学生愿意接受“零月薪”就业。并非简单的知识贬值的问题。
近年来,高校大量扩招更是不争的事实,不仅本专科生规模大增。不少学校研究生招生规模还超过了本科生。大学生的数量是上去了,但是师资力量没有同步跟进,高校学术腐败、论文造假的事更是屡见不鲜。一名导师带10多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读大学不仅学不到真本事,就业也十分困难,不仅把大学生逼到了“零月薪”就业的墙角,当前高等教育的积弊也暴露无遗。
所以,要我说,两成大学生愿意“零月薪”就业,既不能怪他们没骨气,也不能把责任都往就业形势上推。而应该引起多重反思。不仅大学生要反思人生定位,合理调整就业预期;政府与社会也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用人单位不能趁人之危,肆意违法对求职大学生“压价”。而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矛盾,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改良高等教育生态,调整招生规模,成了十分迫切的事情。如果每一名公民受到适合其发展的教育,公民教育做到各得其所,既可避免学历浪费,也将逐步扭转“零月薪”就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