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的工作:周一中午学生会例会、周二下午社团例会、周四晚上部门临时会。”昨日,武汉理工大学某院系学生会主席李正(化名)把QQ签名改成了“跑会安排”,他向记者吐苦水:“一周下来,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据了解,像李正这样的学生在高校里并不少见,他们经常手握会议记录册、行色匆匆地穿梭在各个会场,被同学们戏称为“跑会族”。
“社员”成“会奴”
吴罡是武汉一省属高校的学生,刚读大二的他已是身兼数职的“校官”——校学生会生活部长、院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副班长,再加上若干社团的成员身份,吴罡的日子过得十分充实。他苦笑着说,为了不耽误各种会议,他几乎牺牲了自己全部的课余时间。“从大一到大三,我参加过7个社团,中途退了5个。”
今年刚毕业的王凌玲回想起大学生活,用了“会奴”两个字概括。
“社长官瘾真大”
“我们社长官瘾真是大。”武汉某高校外语系的学生小袁告诉记者,她和几个社团成员给社长起了个外号——“催眠师”,因为社长每次召集大家开会,都能滔滔不绝地进行半个多小时的“演讲”。武汉工程大学大二学生梁明绾(化名)是该校学生会成员,她认为每次开会需要布置的工作其实并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个别学生“领导”的发言上。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学生曾推出“限时令”(本报曾作报道),规定不管开什么会都不能超过40分钟,时间一到必须散会。此令一出,该院学生大呼“解放”。
社团行政化失去吸引力
“学生组织内部应制定相应的监督体制。”武汉大学团委副书记文云冬认为,适当的例会确实有必要,但过于频繁就不太正常了,空洞的会议内容、行政化的模式则更容易使学生对社团失去兴趣。
文云冬建议,社团成员可以成立监督小组,对各项活动、会议及学生领导进行民意监督,这样不仅能提高每次活动的效率,还能增强社团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