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校外人士到中大拍婚纱照,拍不起”的微博,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微博网友称,中山大学规定,校外人士到该校拍婚纱照,先要缴纳5000元押金,然后每小时要交纳3000元至4500元不等的使用费。对此,有网友直呼学校“简直是在抢钱”,中山大学校方则回应称,此举只是为了控制人流,维持教学秩序。
中山大学这条校规引发的争议,关涉到公众对大学属性的认知。客观来说,大学固然是师生们学习和生活的场所,但在本质上也是公益性的公共场所,而非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场所。因此,那条有“圈地敛财”嫌疑的校规让人难以理解,也并不奇怪。
理想中的大学应该具备何种特质?答案或许有很多,但“开放”是比较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开放的大学校园比封闭的大学校园更美,大学不仅应该在物理和地理层面更加开放,更应该在思想和文化层面更加开放,公众对这一点并没有太多认知分歧。
然而,囿于我们当前的社会文化水平和校园管理现实,还有很多大学不敢从容且自信地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世人。在一些高校管理者眼中,用森然的围墙和严密把守的大门来标注大学的“势力范围”,能够节约管理成本和校园维护成本,也能提高大学校园的安全级别。
正是基于这种行政管理逻辑,“大学围墙化”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前不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前往中国传媒大学授课,乘车从南大门进入时,因车辆没有校方保卫部门签发的车证,被值班门卫挡在校门之外。随后,何兵教授发微博质问中国传媒大学保安,在网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辩。
就事论事地说,何兵教授和中国传媒大学保安之间的这场纠纷,或许有沟通不畅或小题大做的问题;但若从深层次加以解读,这起纠纷同样关涉到“大学是否应该更加开放”的命题。可以这样讲,将何兵教授挡在校门之外的,与其说是一名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的保安,倒不如说是封闭的大学管理思路。这种思路,高估了大学开放之后面临的风险,低估了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综合体的风险承受能力。
放眼望,诸如剑桥牛津等国际知名高校都对公众自由开放,没有围墙也很少有校门,享用大学课堂资源和图书馆资源并非难事,更别说在大学校园自由参观;而在国内,我们几乎见不到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不仅如此,每所大学还“不约而同”地配备了数量众多的保卫人员来把守大门,有些大学就像古时候的衙门一样。
封闭有封闭的弊端,开放也有开放的麻烦。节假日到清华北大参观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武汉大学的校园景致在樱花节期间更“饱受摧残”,这些都是大学校园管理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也是很多高校拒绝开放的理由。深究其中的原因,既因为有些高校觉得“围墙+保安”的管理模式比较省事,也因为很多国内民众尚未对大学校园祛魅、去神秘化,仍习惯于将大学校园(尤其知名学府)当作想一探究竟的景点。
无论是大学校园,还是大学文化,顺应潮流变得更加开放,是大势所趋。但充分地开放,需要以校园管理方法创新为前提,也需要办学思路转变为路径,同时也有赖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