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高教前沿 > 正文

六项措施助力大学生突围“最难就业年”

文字:人民网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5-19 点击数: 分享至: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徐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今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

 

一要落实现有政策;二要拓宽就业渠道;三要鼓励自主创业;四要完善就业服务;五要开展就业帮扶;六要促进就业公平。

 

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促进大学生就业,这种情况是不多见的,这首先反映了国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刷新纪录。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增幅趋缓,企业招聘意愿也有所降低。在这一背景下,称2013年是大学生最难就业年不无道理。

 

据我们了解,目前大学生初次就业的签约率比往年要低一些。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业与人力资源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说,因此,国家出台这六项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张丽宾说,目前我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已经很多,因此,六项措施中的落实现有政策定位很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集中检查可以更大限度发挥现有政策的作用。

 

北京、上海、广州不可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拓宽就业渠道,引导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基层就业。莫荣说,同时,鼓励创业,增加就业岗位。

 

实际上,我国的创业空间相当大。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每千人口拥有40个至50个企业,发展中国家为20个至30个,而我国仅仅为1166个。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说:1人创业平均可以带动3人就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就业工作的新增长点。

 

张丽宾认为,将校园招聘活动纳入公共就业服务适当支持、异地求职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当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适当提高毕业生就业见习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等完善就业服务和就业帮扶措施,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也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该搭建一个更好的平台,提高信息的匹配率,让招聘方和求职方更好对接。张丽宾说:另一方面,大学生求职的成本逐年提高,各种补贴的发放能够帮助大学生更为顺利地度过求职期,找到较为满意的工作。

 

促进就业公平要求严防招聘过程中出现性别、民族、残疾等方面的歧视。加强国有企业招聘活动监管,切实做到招聘信息、过程、结果三公开,鼓励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

 

这一条特别好,说明国家对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非常了解,并开始着手解决。张丽宾说:这对于树立大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信心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