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评论)性教育:掀起你的盖头来

文字:黄奎华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4-04-29 点击数: 分享至:

         

     日前,一本名叫《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在广大中学生当中悄悄地传阅,书的作者调查了13对有涉足过性的中学生,得出三个100%的结论:们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不用安全套,有过性行为的事实,父母与教师100%不知道,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这本书再次给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敲响了警钟,社会各界纷纷就此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支持的、反对的,叫好声、讨伐声交织如麻,好像一下子从谈性色变进化到乐此不疲的地步。人们的关注固然是好事,但笔者认为,现在很多人只不过是讨论一下而已,还没有真正掀起“性教育” 的盖头来。

 

      性心理其实跟人饿了就要吃饭的心理是一样的,都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性教育问题在过去就好像我们饿了却不给饭吃,也没有人告诉如何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解决饥饿,饿得慌了就难免生出些事端来。纵观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性教育导向,我们不难发现我们一直在乐此不疲讨论的重点是这种饥饿感“该不该”、“对不对”,而非“该如何”解决。我们或许都很明白,“该不该”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该”; 但是,当真正把问题摆上台面时,又有多少人能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呢?我们大谈性教育,却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青少年的性教育问题令国人堪忧,我们往往会推崇国外的性教育,而有资料表明,即使性开放如美国,他们对青少年的性教育,也是多元化的,没有统一标准。美国目前的性教育主要有3种模式:以安全为导向的模式,既然避免不了,索性给学生发安全套;以纯洁为导向的模式,提出要把贞节保留到结婚;第三种是综合模式,既讲性道德,又主张教会孩子如何避免性伤害。笔者高中时的一个朋友留学澳大利亚回来告诉笔者,澳大利亚一些社区会给小女孩发安全套,告诉她们假使发生不测时把伤害降到最小。我们不是要照搬外国的某些做法,但我们要反思一下自己——当人家开始广泛派发安全套的时候,我们却还在热烈讨论那个“该不该”的问题。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句名言叫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行胜于言),讨论性教育问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掀起“性教育”的盖头来解决问题。正如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我们的出发点也是在导而不在堵。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该如何来疏导。我们中国人的性理念长期遭禁锢,这就好比水库的水长期被拦截,储蓄了一种很强的爆发潜能,如果得不到释放,迟早有一日会冲破堤坝奔泻而出,但如果一下子炸开堤坝,洪水也会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所以,解决问题还要讲究一个“度”。

    

    近日笔者欣喜地看到两则相关报道,一是北京某所高中两位高三学生通过大量调查写出一份北京市中学生性问题报告,痛陈现状的同时提出了一些确实可行的措施;另一则是西安某高校在一片反对声中毅然把安全套摆上学校超市台面。

 

  对于前者,我们不得不钦佩他们,青少年自己开始关注自己的性健康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我们的学校和社会又怎能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地步呢?对于后者,其实也不算是新闻了,现在一些高校内设有安全套自动售货机,对比以往,这种观念上和做法上的改变无疑是一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