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我国发布《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在有条件的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在中学语文课程中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笔者对此是大为赞赏的。
与之相对应的一条消息是,7月14日上海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被媒体曝光,该学堂以《论语》、《孟子》等经书作为教材,但当地教育局认为其教学行为违法,此事在社会上曾引起相当的反响。该事件发生在国家出台加大力度弘扬传统文化规定的前夕,使人难免会猜测二者之间是否有着联系。
可以说,传统文化在国内的地位一直都是很尴尬的。自经历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两次洗礼后,在人们思想中传统文化往往与封建文化划上等号,因此一度命悬一线。到现在,虽然它已恢复元气,但却远不如英语等外来文化受重视,前者主要依靠民间传播,后者则已有相关的官方认证。直到几年前韩国欲以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人才猛然惊醒,处在遗忘边缘的中国传统文化终于在惊呼声中重新成为人们的焦点。据报载,原来像孟母堂这样的私塾学校在国内并非首创,在广州、厦门等城市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以国学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学堂。由此可见,有识之士早已看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及其边缘性,并试图借助民间力量使其免于沉沦下去。姑且勿论私塾学堂的做法是否合法、其授课内容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笔者认为,无论是对挽救濒危的传统文化还是进行教育探索,这种做法无疑都具有相当的创新性。
其实,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没落反映的是新旧文化碰撞的过程。传统文化往往被与腐朽的封建社会相挂钩,按此逻辑要建设新社会便要摒弃旧思想。但是,传承几千年的中国文化难道真的是一点可取之处都没有吗?
这个问题实质上就是接纳新事物是否需要以摒弃旧事物为前提的问题。笔者认为,创新并不等同于标新立异,新事物不是“空中楼阁”,它不可能从天而降,同时又不需要任何支撑便能站稳脚跟。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必定要建基于已有的事物,所谓的“新”便是在于它能剔除“旧”的不合理的成分,加入与之相异的又是符合规律的元素。由此推之,传统文化不仅不值得遗弃,同时它还将有助于新的经济制度乃至新的外来文化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事实确是如此。以“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为例,其国内文化历来是受我国儒家思想影响的。在儒家文化的氛围下,韩国国内并没有像以往某些人所担忧的那般,重陷腐朽落后的封建社会泥潭,相反,其经济蒸蒸日上,社会和平安定。原因何在?就是因为韩国人善于把从我国借鉴过来的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并将其与本国文化相融合。在以往的经验中,国人为了“迎新”,往往十分强调要“弃旧”。为了与“旧”划清界限,便要凭空出“新”,或是囫囵地吞下外来的文化。这是对民族不负责任的做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是民族立足之本。
笔者认为我国大可借鉴韩国人的经验,弘扬传统文化不能单靠宣传灌输。再精致的事物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当中去,终究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其实细心探究,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思想、习俗对于现实社会都是适用的。“民贵君轻”思想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之策,儒家的“礼教”观念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甚至平常到重阳登高、端午吃粽这样的习俗,都有助于提升民间的道德水平和增进生活的融洽。当然,对于传统文化中有如歧视女性等的糟粕成分,我们大可将之剔除。
接受新事物并不意味着要否定已有的东西。传统文化是流淌在民族躯体内的血液,我们不能只看到外来文化的种种优越性,就妄自菲薄,认为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都一无是处。只要能在现代化进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恰当地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相信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必能在新世纪大放异彩!
链接:我国将在部分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
上海全日制私塾孟母堂曝光 读易经背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