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国各地高校的迎新工作一波一波地接踵而至。31号,我校白云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将同时迎来2008级新生。热烈的迎新活动中,新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但是挽着新生的手共同来报到的新生家人也是极其重要的“配角”。是他们,让新生感到离家千里也依然安之若素。是他们,让新生在风尘仆仆的旅程中得以安然淡定。也是他们,让新生可以轻松地办理各种手续而无后顾之忧。在我的眼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迎新中一道别致而又靓丽的景致!
他们何其可爱!他们何其让人尊敬!可是,近来,随着高校的陆续开学,陪送上大学成为媒体爆炒的热点。陪送家长和被陪送的学生都成了抨击和批斗对象。他们都无缘无故地成为媒体炮轰的炮灰。
我们的媒体鼓吹新大学生要独立自主,自食其力,推崇一个人的求学之路,认为这样才有从前大学生独自去报到的英气,才显得新一代独生子女不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以后才能能成长国家栋梁。只是,媒体朋友忽略了一点,从前交通不便,可支配收入少,一般家庭没有条件也没有金钱实现“护送”的想法。而今时代不同了,交通便利,普通家庭也能承担陪送的花销,陪送家长去孩子的大学看看,再也不是有钱人家的特权了。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陪去看看不至于兴师问罪吧?
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离家千里,第一次上大学求学,家长陪着孩子上路,一路上也有个照应。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人有三急,万一在车站“急”了,没个人在旁边,大包小包的行李,如何是好呢?有了家长的“保驾护航”,新生上个厕所也不必担心行李被卷走了。
对于大多数新生,毕竟是第一次到远方求学,社会阅历尚浅,做父母的不安心也很正常很合理。抛开这个不谈,父母去孩子的大学瞧瞧,参观一下学校环境和体验一番食宿情况,也是家长品尝他们教育投资成果滋味的一种方式吧?有条件的家庭,还可顺便在学校所在城市逗留一两天,权当旅游,岂不妙哉?
笔者当年属于“单枪匹马”上大学的“独立”人士,一路虽谈不上如何坎坷,可是个中也有不少不便。如果上天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斩钉截铁地放弃当年做“独行侠”的任性决定,选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大学之旅,而不是体验“一个人在战斗”的落寞和孤寂。笔者父母当时也郁闷不已,他们觉得被剥夺了分享笔者上大学的喜悦和开心。
当父亲宽厚的肩膀还能给孩子负担一些行囊,当母亲的叮咛还能给孩子传授一些箴言,当一家人可以享受一次人生难得的天伦旅程,媒体为何不停止那些浇冷水的“危言耸听”?媒体还缘何批评新生陪送家长的如山的关怀,抨击新生陪送家长如影随形的关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