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评天下”栏目内广泛评论期末考试复习问题。每每期末考前总会引起热烈的讨论,考试制度是否恰当?考试制度当撤不当撤?当改不当改?愚以为考试当立,可改,万不可撤。
诸君皆谈莘莘学子图书馆奋战,然君不见宿舍内外狂欢无度。图书馆内抢位霸位之势引足了看客,却无人敢道馆外无度的狂欢。入夜之时,女生宿舍韩剧、台剧、日剧、美剧,剧剧精彩。夜深之时,男生宿舍魔兽、星际、桌游、电影,“浴血奋战”。加上贝岗如旧的繁盛,谁能看出试前的萧杀?期末考试已近,然而风景依旧。如果考试撤销,谁能想象当大学最后一条防线被撤掉的时候,毫无压力的大学前三年会是怎样的情景;谁又能预见大学的第四年将会对国内大学生的失业人数提供了多大的帮助。
或许有人要反驳,这只是个别人的个别例子,不足说明问题。我们且看我们的图书馆和课室能容下多少人,占了南校区总人数的多少?且馆内抢到的位置是否都在学习?即便馆内皆埋头学习,再说馆外,又有多少人能如馆内人一样在宿舍为期末考试奋斗?我们再退一步来说,假定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认真学习的。他们为什么在认真学习,我们不排除有部分同学有很高的学习热情,但大部分是为了期末考试在复习,这没有错吧?诸君尽可想象,倘若没有期末考试,那些在认真为考试的同学又有多少人能抵住诱惑,不加入电视剧和游戏的行列呢?
其实平时上课,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也不多。没有学到充足知识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对此已经多次讨论,在此就不絮言了。想说明的只是虽说考试背的东西我们大部分都会忘掉,但是我们仅有的专业知识不也就是那考后仅余的一点知识吗?如果没有了考试,大学学到了什么呢?不需反驳学到了能力、生活,获得了人脉等等,的确我们得到了这些。那我们何须分专业呢?如此说来,之前讨论得沸沸扬扬的中山大学设立的通识教育便有点讽刺的意味了。
诚然,我国的各种考试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但请放眼世界,我不敢说中国的考试是最完善、最公平的,却是比我们仰慕的西方国家的考试完善很多。纵看历史,科举考试古来有之。虽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进行了数不尽的改革,但仍然保留至今了。难道这不能说明问题吗?再说,无论是先立后破,还是先破后立,都需要“立”。在更好的考核制度或教育方式产生并得到检验之前,我们仍然需要考试。那些一味批判中国考试制度的人,请先提出你们更有建设性的建议。并请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对考试是痛恨、惧怕,还是心虚?错并不在于考试,考试只是一导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