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电总局先后下发管理通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通知要求,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不能全由演员、模特、节目主持人、“富二代”、“成功人士”等嘉宾占据荧屏;不得选择社会形象不佳或有争议的人物担当主持人;不得以婚恋的名义对参与者进行羞辱或人身攻击,节目不得讨论低俗涉性内容,不得展示和宣扬拜金主义等不健康、不正确的婚恋观。
一般情况下,此类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演员、模特客串嘉宾的言论越出格就越是吸引眼球。电视台如此做的原因无非是想迎合观众口味,提高收视率。但是什么时候,观众的口味变成如此低俗?让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这个时代越是低俗的人就越出名?因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节目走红的马诺大胆出位,她曾在节目上大放厥词,高谈“拜金经”等敏感话题。她的性感、她的拜金、她的狠话都被大众所关注,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马诺语录。而如今马诺的身价也直逼二线女星。
无独有偶,类似这样的现象不止上述马诺一个。在此之前的凤姐、芙蓉姐姐,一个在媒体面前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开出令人咋舌的高标准征婚条件,另一个则喜欢在媒体面前搔姿弄首。她们都可以被贴上一个相同的标签——“俗”,同时她们也可以被贴上另一个相同的标签——“红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们都大赚了一把。“低俗”和“红人”这两个词能相并列而存在,这个时代到底怎么了?她们靠的只是出位的言论和劲爆话题,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能走红?为什么这样的人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据了解,凤姐的走红,其实是有个网络营销策划机构在其背后策划炒作的。也有报道称凤姐的广告代言费达到了10万元。其网络推手负责人则坦言:“凤姐很难看,但自认为很美。我们就以此想出了高调征婚的点子。诸如‘非清华北大不嫁’等条件都是我们设计的,从而引起争议。我们靠的就是放大她的缺点赢得关注度。”
的确,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开放。但是自由不等同于没有尺度,开放也不等同于放纵。现代社会,面临着一种“耻感文化”的缺失。所谓“耻感文化”,就是社会上的人依照外人的观感和反应来行事,当个体行为被群体鄙视时,就会产生羞耻之心。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经典一再把“知耻”作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最后底线,而“礼义廉耻”四字格言又把“耻”字作为归结。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但是在现代社会, “耻感文化”面临弱化,社会少了“知耻之心”,相反,把羞耻当骄傲、缺乏自省力的人群却多了起来。谁越敢挑战耻感的底线,谁就能越受关注。
大多数低俗的人热捧这类“名人”,而正义的人却沉默不语,没有对“马诺”、“凤姐”、“芙蓉姐姐”等嗤之以鼻。正是因为这种无所作为,许多人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去关注她们。他们带着看热闹的暧昧态度而去,不知不觉中却助长了低俗之风,让低俗行为大行其道。 我们对凤姐趋之若鹜,自以为旁观者清。殊不知,我们已成为了被愚弄的对象,成为其赚钱计划下的一粒棋子。如果有一天我们翻开报纸,看到的都是“马诺”、“凤姐”、“芙蓉姐姐”的照片,而反过来怀疑是我们自己的品味出了问题,那将是多大的一种悲哀。如果电视上谈论的总是“小三”、娶(嫁)“富二代”、“宝马女”、“奔驰男”,那生活的信心、生活的希望何在?年轻人拼搏的动力何在?让我们大声对低俗的行为说“NO”,因为抵制低俗之风,扶正社会风气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对低俗行为多一些批判,让这个社会多一些正义、多一些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