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荟萃 > 正文

“剑桥承认中国高考成绩”,是怎么被一些国人误读的

文字: 图片: 编辑:北社长 发布时间:2019-03-29 点击数: 分享至:

我有一位校友,这两天在朋友圈感慨一番:如果当初自己高考的时候,剑桥大学能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就好了,因为那一年,他的分数很明显就在“全省0.1%”内。

他所说的“剑桥招生新政”,多家媒体都报道了。知名公号“知识分子”还刊发了一篇文章,讲了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英文名Stephen Toope)的看法。

3月24日,杜校长在北大演讲时,对“是否与中国大学争夺优质生源”这个问题做了回应,称“高考成绩不是剑桥大学入学申请中唯一的参考指标,在剑桥的入学申请系统中,还有很多其他的指标。”“我们之所以要接受高考的结果,是因为我们希望用尽可能多的信息来衡量剑桥大学的申请者。”

一、旧闻热炒:被虚构的“新政”

估计杜校长被问这个问题时也是一头雾水,因为并没有什么“新政”出来——所谓“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虽是事实,却是几年前的“老政策”;剑桥没有因为该政策就扩大在中国的招生规模,也没有改变“招生办法”。所以作为校长,他也只能这么尴尬而空洞地回应一下。

高考成绩虽是剑桥录取中国学生的参考标准之一,但是剑桥的招生要看很多指标(高考并不是重要的),不同的学院有不同的要求,还会组织自己的面试。

这个旧闻被重新热炒,首个推手到底是哪家媒体,需要考究。看一些媒体的报道,都并不详细,作为“新政策”却没有可靠的消息源,也没有剑桥大学官网上的截图提供,本就可疑。

很有可能,这个“猜测性的报道”,本身就和3月24日杜校长的回应有关。哈佛、剑桥等名校的校长先后访华参加学术活动,引起家长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继而产生一种“世界名校正在和中国高校抢生源”的幻觉。

在演讲的提问阶段,“您如何看待抢生源”就成了一个自然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本身,似乎又反过来证明抢生源确实存在——剑桥要出新政了。

但舆论未必了解这些背景。该“旧闻”之所以被热传,甚至上了微博热搜,跟舆论对它的误解不无关系。

舆论最大的误解,就是把“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和“在中国扩大招生”混为一谈了。许多人缺乏对剑桥大学招生系统的理解,把剑桥的招生想象成中国的高考招生,以为中国高考成绩可以等同于雅思。

“只要在各省排位在0.1%就可以报考”的解读,就是这样“落地”的。相信在很多家长那里,这个版本甚至会演化成“只要排在0.1%,就能考上剑桥大学”。

二、考生与家长的渴望

这种“虚构”的背后,其实并不是对“抢生源”的担忧,恰恰相反,人们是在渴望剑桥加入抢生源的队伍——如果剑桥真的跟国内名校抢生源了,家长们估计高兴还来不及。

前些年,随着自主招生改革进行,香港几所大学加入到内地高考的抢生源大战。过去每个省的状元,大多都只能在北大、清华、复旦这样的内地名校之间选择。如今又多了香港的几所大学。

对那些大城市的父母来说,如何把自己的孩子推向一个更高的竞争平台,成为一个让人焦虑的问题。

在成都,七中的学生会传一个段子,“学习不努力,将来读隔壁”,隔壁就是双一流大学四川大学。在有些学生和家长眼中,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有“段位”高下之分的。他们当然都想修炼更高的段位。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哲,本科读的是清华,但他拼死要考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因为没能拿上全额奖学金,每年十几万的费用,让那个家庭焦头烂额,妹妹也因此放弃了学业——这样的局面,在如今,发生的概率已经很小。

中国大城市的中等收入以上阶层,卖掉一套房子,就能解决“半奖”甚至“自费”的问题,这也让中国最优秀的青年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不管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是对整个国家在未来的发展,这种留学潮都是很好的促进作用。

可以理解,在这样广泛的需求中,剑桥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会成为一条多么有爆炸性的新闻。如果再曝出耶鲁、哈佛也“承认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估计有些家长更嗨了。

所以,“新政”是误传的,心情是真切的。在以往很多家长心中,上清华、北大,是孩子借由高考去高校深造的“天花板”,而如果这道天花板还能再抬高一截——有更多世界顶级学校加入进来,这自然正中下怀。

只不过,现实依旧会有些“骨感”——上剑桥除了看高考成绩,很有很多条条框框,而这并不容易达到。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