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非名牌不用;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非“设计款”不穿......《半月谈》杂志日前谈到的年轻人“伪精致”现象,在现实中颇为常见。然而,装出来的“伪精致”,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当“票子”不能够支撑“面子”,为了不落后于人,一些年轻人走向超前消费的道路。
精致是假的,虚荣是真的。“伪精致”的背后是消费主义陷阱。物质是一种自我呈现的介质,品味是我们与其他圈子群体划清界限的彰显,靠金钱来装点门面,靠名牌来体现格调,在攀附与比较中,年轻人逐渐被“伪精致”掏空了钱包,榨干了内心,沉溺于自己营造的完美虚幻泡泡里,不知今夕何夕。
对“伪精致”的趋之若鹜,本质上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为的是个人形象的美化建构。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曾提出一个观点:人生即是戏剧,社会如同大舞台,生活中几乎时时刻刻在上演着各色的戏码。人们在前台完美无缺,十足理想化,在后台则摘掉面具,暴露本真。目的则在于通过印象管理,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获得高人气。
前台的那个自我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理想自我”,缩小了真实、复杂的一面,放大了完美、精致的一面,在朋友圈里熠熠生辉,后台的那个自我则无所顾忌,衣服可以随手乱扔,不出门就不洗头,泡面可以当三餐,如此巨大的反转,满满的都是套路。部分年轻人对于这种人前“调性”、人后“凌乱”的模式显然已经驾轻就熟。
问题是费力打造的精致“人设”,能否表演一生不崩塌?看看如今各类网红如何“见光死”,就该知道,“伪精致”掩盖下的“分裂人生”就如同在流沙上建立城堡,总难稳固如初。
年轻人追求精致的生活本无可厚非,但也要量力而行。为了精致的“面子”,丢掉了真实的“里子”,自以为获得了岁月静好,实际上只落得一地鸡毛,那就得不偿失了。与其沉溺在“伪精致”里,不如想办法从各方面提升自己,展现魅力,拥有面对现实的勇气后,才能有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可能性。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