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讲座集锦 > 正文

我校阿语教师谈阿拉伯现当代文学

文字:图书馆(档案馆) 图片:图书馆(档案馆) 编辑:白志华 发布时间:2023-05-17 点击数: 分享至:

本网讯 19世纪末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阿拉伯文学进入复兴时期,小说由于更加符合人们表达诉求的需要,取代古典诗歌成为了“阿拉伯人的新史册”。近日,我校亚非语言文化学院副院长、阿拉伯语系副教授牛子牧以《启蒙·抵抗·重建——阿拉伯现当代文学概述》为题,在白云山校区图书馆⼀楼悦读沙龙室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讲座。

图片2.png

牛子牧

围绕着“启蒙”“抵抗”“重建”三个关键词,牛子牧介绍了19世纪末以来阿拉伯现当代文坛极具代表性的部分作家及作品,带领同学们了解现当代阿拉伯社会的变迁。

启蒙:以民族复兴与发展为己任

牛子牧以盲人文豪塔哈·侯赛因及其自传《日子》、医生作家纳娃勒·赛阿达维及其自传体小说《女医生回忆录》,和自由体诗歌先驱萨拉赫·阿卜杜·萨布尔及其自由体诗歌集《故乡的人们》作为例子,通过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与时代背景相映照,反映出旧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忽视,记述了底层民众悲惨的生活。牛子牧表示,在此时期启蒙思想贯穿始终,阿拉伯知识分子以民族的复兴与发展为己任,开始反思本土文化的局限性,发展科学,传播启蒙思想,力求跟上时代潮流。

图片3.png

讲座现场

抵抗:民族文化身份的延续

二战后,中东地区仍然长期处于动荡之中,战火频仍。阿拉伯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既需要抵抗内部的极端主义,又要抵抗外部的新老殖民主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抵抗文学。其中,巴以冲突是中东地区的核心问题之一,巴勒斯坦抵抗文学也是阿拉伯抵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牛子牧选取了三位代表性作家,分别是巴勒斯坦作家格桑·卡纳法尼、叙利亚剧作家萨阿德拉·瓦努斯、巴勒斯坦诗人马哈茂德·达尔维什,依次解析了他们的代表性作品——小说《阳光下的人们》、戏剧《六·五夜谈》和诗集《橄榄叶》,牛子牧带领同学们感受巴勒斯坦抵抗文学如何“记载了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勇敢和抵抗精神,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延续提供了可靠的记忆之源。”

图片4.png

现场同学朗读诗歌

重建:静待文化的重要主题

牛子牧认为近代复兴时期至今,阿拉伯有识之士一直在探索两个问题:一是阿拉伯民族在新的历史时期究竟应该走怎样的道路?二是阿拉伯人新的文化身份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为了探究这两个问题,她向大家介绍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作家——纳吉布·马哈富兹及其小说《我们街区的孩子》与《伊本·法图玛游记》,以及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及其诗集《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她指出,阿拉伯地区的人们正试图做出改变,“重建”不仅是近代阿拉伯文学的重要主题,还是阿拉伯国家与地区发展的主要内容。

图片5.png

讲座合影

讲座前,许多同学对阿拉伯语和阿拉伯文化知之甚少,通过讲座中牛子牧的讲解和有趣互动,对诗歌、书籍精彩片段的朗读和分析,大家共同感受了阿拉伯文学叙事内容的历史变迁,对现当代阿拉伯文学的概貌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有了大致了解,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沙龙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牛子牧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获阿拉伯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多年从事阿拉伯现当代文学研究与翻译,曾于2021年获得埃及驻华大使馆教科文处颁发的“埃及文学翻译与研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