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评论)蜗牛角上争何事

文字:许国烈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09-14 点击数:

 

  “人性僻耽佳句,人死不休”(《江上水如海聊短述》),是诗圣杜甫著名的人自平生特、刻意追求最能表情意的句,而且这种追求,在人看来简直是有些古怪,有些乖僻。但就是他的度,不到人的地步,他是休的。这两道出了杜甫作的特色,反映了他认真严谨度。一千多年, 人死不体”一直成为历人望凤来仪的一面艺术,但要正做到“人”非易事,因而不知苦煞了多少文人墨客。代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六第十八中,下了一百首寒士,其中一首《遣怀》就是这种:“我口所欲言,已言古人口。我手所欲,已古人手。不生古人前,偏生古人后。一十二万年,汝我皆无有。等我再来时后古人否?”作者得自己才思平淡无奇,写来写去,摆脱不了前人的窠臼,直是在鹦鹉学舌,拾人牙慧,毫无新意,不令人喟无奈!好在只是人的“遣怀”(宣泄自己的感怀)而已,说说无妨,如果就此耿耿于怀,郁怠志,甚至无法自拔,问题可就大1961721,美家海明威突然吞枪。人之余,不禁要:海明威了《老人海》等多蜚的小 1954还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跟自己不去?此,纷纷进行探。在多推和分析中,有一看法认为,海明威之所以束自己的生命,就是因感到自己再也不出大的作品了。呵,多人!

 

  如果上述的推可靠的,我们说海明威的不如南朝文家江淹(公元444-505年)宏。所周知,成“江”里所的那位江就是江淹。江淹字文通,一生跨宋、、梁三代,且在三朝都担任,直至封侯拜相,62病逝建康(今南京),梁武帝还为他素服哀。可江淹一生来说是比较顺意的,只是在他20来岁时遭人害,短时间牢,有,而立之年曾被贬为建安的吴兴令(今福建北部浦城),在那里做了三年令,如此而已。这两经历与际遇,江淹均有感而之文字表述。例如,在中他下文情茂、言的《建平王上》,自己冤叫屈,但通篇无一句明、被陷之仅陈述自己的身世、品格志向、愁苦与愤恨,以自白代替自,以不辩胜于雄既陈述冤屈而不失悲慨,有文意味,读时无不容。 建平王景素看了江淹这份天就把他从狱放出,可江淹文章的功力。又例如,江淹的《恨》和《别赋》都于被贬谪为县令的那三年。《恨》描述帝王、列侯、名、美人、才士、高人等各人的种种恨事,《别赋、任从军、去、夫妻、方外、情等各之情。 管《恨》以情事,《别赋》以事系情,但无是生死之恨情,是离之哀愁,都是在情感和景的铺叙排比中强烈烘托出的。(袁行霈) 正因如此,听说当年毛泽东临终卧病于榻,仍人代别赋》、《恨》,以未泯的悲壮诗心相伴,足见两赋感人之深。有人把《恨》和《别赋曹植的《洛神》、左思的《三都》、孔稚圭的《北山移文》以及陶明的《桃花源》等名作相提并论认为都是南北朝期的代表作品,都到登峰造的境地,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柳岸:2002然,除了两赋,江淹平时还写了不少文,文,有的古,有的意趣深,有的造语险绝,有的佳句迭出,据他的《自序记载,所写诗汇编成十卷之多,后人的《江文通集》也足有十卷。但人似乎只喜他身入囹圄或仕途失意(被到建安吴兴当县令那一段日子)所的像两赋的文字,而低他的其它诗文,认为“有多半都是他后半生官酒看花,停车访艳酬或仿古之作”(奇逸),毫不足取;甚至还给造了“江”的故事。据我所知,“江”最初钟嵘466-518)的《品·江淹》,其中道:“初,淹宣城郡,遂宿冶亭,一美丈夫,自郭璞,淹曰:‘吾有在卿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以授之。尔后之,不,故世。” 后,《南史》和《梁·江淹》也有似的法。按理,江淹在世是不不知道人们对他有看法的,但他是我行我素,不人言所左右。用他的话说,他本就是“羞逐市井名”(《行建平王登山香峰》),他甚至直言,“人生适性为乐,安能刻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自序》)是,文章本是有感而,喜怒情,一子都写类两赋悲戚怨的文章,不是在无病呻吟?该写笔随意生,该乐,自由自在,了,管么评论、什 “身后之名”!,江淹多豁!海明威有他一招!

 

  当然,外文人也不乏如此豁的。美家塞林格(J. D. Salinger)就是其中之一。1951年,即32岁时了一部篇小田里的守望者》(The Catcher in the Rye),便一成名。小以主人公霍尔语气讲述自己被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两昼夜的经历和心感受,不动细致地描了一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仿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虚伪和做作。了保孩子,不掉下崖,霍尔顿还渴望生做一田里的守望者”,出“救救孩子”般的呼部小世,立即引起轰动,在美上和文巨大影。主人公霍尔经历和思想在少年中引起强烈共,受到者,特是大中生的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的装束打扮,“霍尔式”的言,因为这部小道出了他的心,反映了他的理想、苦和愿望。家长们和文界也对这争论经过时间的考不愧二十世典作品之一,成好几代大中生必读书,半纪来仍在不再版,正如有的评论的那该书“几乎大大地影了好几代美国青年”。可是,林格不在乎一切,小出版后他居新罕布什尔州一乡间小屋中,外筑高,离群索居,成著名的遁世作家。文坛对奇人物传说种种,据他仍不断写作,在一保管室中集聚了不少文稿。些秘藏文稿成出版商所觊觎的珍。但他,“我作乃是了自,不是了出版。”看,他多豁!(董鼎山:2005

 

  据我所知,文人墨客的豁,莫于毅然毁自己辛苦成而得不意的文稿、稿。人杜牧暮年就自焚他的稿,此事元人辛文房所《唐才子》一。杜牧一生文一千余篇,50病卒前却“多焚所文章”,固地只留下二百多篇。以杜牧倜傥缠绵之才情,不想像他掉的西,令我感到何等可惜。所幸杜牧的外甥裴延翰当时多了心眼,另存二百余篇稿子,编辑成《樊川文集》,才有今天杜牧文四百五十篇。无有偶,俄十九世作家果戈里也自焚文稿。1842年果戈里出版了篇小《死魂》,出后,他又不辞艰辛花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第二部小《死魂》,但是正付梓在即的候,他却把稿投入壁,化。听说国学国维后期也不惜自己的《安文集》百余数烧掉。此外,地利小家也曾在遗嘱中要求克斯·布他的全部手稿统统一炬。据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也已立下遗嘱,死后要所有存稿毁。此弄得美多家有名的出版社行跟踪,生怕一天他突然死了,他那些不人所知的杰作毁于一旦。(坡坡:2001

 

  我们不清楚这些文人焚烧文稿或立嘱要焚毁自己文稿时心里的具体想法,但有一点是可以估计到的,那就是他们都有自知之明。这使我们想起美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一句话:有鉴赏力的人读柏拉图和莎士比亚,只是很少一部分——那确凿无疑的神谕般的话语。是啊,无论哪位名家,其作品精华毕竟是不多的,诗歌更是如此。从历史眼光看,诗歌作品贵在写得好不好,而不是数量多不多。乾隆皇帝写了4万首诗,我们连4首也记不住。但是唐代诗人张若虚仅以一首《春江花月夜》便进入杰出诗人行列,闻一多先生称其是孤篇压倒全唐诗。从古今中外诗歌史上看,一个诗人一生不论写了多少诗,让人记住且长久流传的也无非两三首。(白马)因此,相对数量,质量更为重要。写得不好,写后觉得不好,就把它烧掉,不正是有自知之明吗,有何可惜?孔子不是早就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吗?要是引用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一段评论,那就更加说明焚毁自己可有可无的书稿是责无旁贷的事,车氏说:每种学科的主要著作是很少的,其余的一切著作,不过是把这少数著作里说得更充分更清楚的话加以重复,冲淡和损害罢了,必需读的只是这少数著作,读任何别的东西只是白白地浪费时间。瞧,车氏可毫不客气地把话挑明了。不过,还有比车氏说得更直截了当的呢,此人就是两千多年前的木匠轮扁。《庄子· 天道》篇有此记述: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日: “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人,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诚然,轮扁的话自然是加入了庄子道家思想的某些成分,若从深层次考究的话,对前人著作统统视为“糟粕”,未免失之偏颇,但却能帮助我们从某一个角度了解那些敢于烧掉自己书稿的诗人作家的心态,而对那些不夺手段想利用自己的“大路货”树碑立传、沽名钓誉的文人,轮扁不是把话说破了吗?

 

  咱们都是才疏学浅的平庸之辈,沾不上江郎的边,即使是写了一点东西,觉得不像样,烧掉手稿或用“删除”命令消掉(如果使用电脑起稿的话),别人是不屑一顾的,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上述文人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要活得有个性,要有自知之明,凡事要看得破,千万不要自寻烦恼。文人尚且能看得破,我辈有何理由不豁达通脱?!《红楼梦》里那位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不妨引以为戒。白居易的两句诗:“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更是醍醐灌顶,令人醒悟。诚然,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小小世界中的一分子,如同在蜗牛角中营生, 争来争去不过是蜗牛角般大小的利益罢了,还有什么好争的呢?有能耐就多做贡献,本事小就量力而行,名利不可求,胜败随其然,功勋荣誉总归自有公断,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圈也圈不住。美国作家亨利·罗思(Henry Roth)二十八岁时(一九三四年)就出版了一部自传性小说《安睡吧》(Call it Sleep),描写一个犹太少年移民美国、在纽约曼哈顿东部成长的经历。出书那年并没引起人们的注意,但三十年后(一九六四年),一位有眼光的小出版商将此书再版发行,结果极获好评,成为该年度最畅销书之一。你看,该是谁的荣誉能跑得掉吗!?从另一方面看,人的生命, 就像石头与石头互相摩擦所产生的火花一般短促,有什么还看不开、放不下?君不见,宇宙无限,人生有涯,人的一生,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寂寂无闻,但是拿茫茫宇宙来衡量芸芸众生,每个人不过仅如沧海之一粟而已。只要我们活得自在,活出个性,万事又能看得开,自然就会心平气和,通达开朗,世间也就必然减少了那些锱铢必较、鼠肚鸡肠的人。

 

  也许有人读到这里,对我嗤之以鼻,认为笔者上述一番言论尽是小人之见,没出息,是在推销阿Q 精神,误人子弟,引人入歧途……哈哈,这就奇了,天下那么多路,谁强迫你一定要跟我们走这一条“歧路”呢?!

 

 

                   2006913 于广外大羊城淡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