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我的白菜往事

文字:hanmila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6-12-21 点击数: 分享至:

   俗话说,在山吃山,在水吃水。我的家乡位于东北平原的北部,不靠山,只有一条绕过城市的河——乌裕尔河,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平原上撒欢儿。冬天里打雪仗、堆雪人,夏天到城郊河沟采花擼草。年复一年,游戏都是老套路,但是这并不防碍我的故乡情结。

   其实,更能勾起我对故乡心向往之是吃食。70年代出生的我已经过了挨饿的日子,但是那时的吃并不丰富,别说零食,就是平常百姓人家的餐桌上也不见总是四碟八盏的。尤其冬天,餐桌上常常是“一碟子腌白菜,一碟子腌白菜……” 

   白菜说起来普通,却养育了东北这大家子人,也许东北人豪爽不羁的性格就是这白菜的功劳。你看那白菜,粗壮厚实,菜帮肥白多汁,菜叶色翠绿大如扇。层层叠叠,紧包在一起,就好象咱们从前现在将来的东北人一样,总是有股绳儿拧在一块儿。

  记得小时侯,十一过后不长时间,霜降来临,家家就开始筹备过冬菜,大白菜、土豆、萝卜当仁不让演主角,大人们一麻袋一麻袋地往家拉,菜农们辛苦一夏的脸也乐成了包心白菜花。那时大多住平房,每到这时,房前屋后院落墙根都是码成排的白菜,它们晒太阳呢。大人说,土豆、萝卜不能晒,土豆晒后就变青,口感发辣,萝卜经太阳,容易糠。所以这两样买回后,马上倒入自家菜窖。而白菜呢,要晒一晒水分的。帮助大人搬运白菜成了我和妹妹童年快乐的音符。

  别看我俩人小,可顶个劳动力呢。妈妈爸爸一个在院子里一个在菜窖里,我俩就来来回回一棵棵地折腾。小半天下来,只见妹妹圆如苹果的脸红扑扑,汗珠劈啦,冲天小辫也蓬松耸拉。我呢,估计也差不多。大人把一部分新鲜白菜储存窖里,一部分腌渍起来。不要小瞧每家那口高过一米直径大半米的缸,从这里能变出东北人家常见而又可口的酸菜呢。哎,自己生活体验太少,没认真见识制作,所以在这里过程从略。反正,干净的白菜码满了大缸,水没过白菜,然后在上面压上重石头。到了深冬就有酸菜炒肉,酸菜汤,酸菜馅儿饺子可吃了。进入十一月,人们把目光瞄向了菜窖。白菜炒土豆,土豆炖白菜,白菜汤,土豆丝,白菜萝卜汤,萝卜白菜丝等等。这些冬菜以块、片、条、丝,煎、炒、烹、炸各种方式调换东北人的餐食,如果街巷叫卖豆腐,那天的餐桌就会有白菜豆腐什么的。有时菜里埋伏着肉,有时没有,但是总能以它朴实敦厚、营养实在满足人们的日常口腹。

  最喜欢的就是白菜做的美味佳肴。白菜汤盛在碗里,飘着肉丝或肉片,浇上香喷喷的香油,放上红艳艳的不太辣的辣椒丝和青郁郁的葱丝.便止不住口舌生津了。我和妹妹常常是一碗不够,再来一碗.直吃得嘴里“丝丝”吸气,满头大汗,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汗,心满意足下桌。还有就是东北人家最传统最出彩儿的酸菜了。这酸菜看着普通,经过一番调和烹制,就会魅力四溅。酸菜猪肉炖粉条是传统中的代表,大人用了酱油、小茴香、桂皮、精盐、葱、姜、蒜茸、料酒等焖炖许久。打开锅,只见五花肉肥而不腻,粉条酱色油汪鲜亮,吃一口,伴着囫囵下肚的肉和哧溜滑入的粉条,酸菜那酸香清爽的口感马上沁入心肺。吃这道菜更显现了东北人的豪爽,吃起来是饭菜大口大口的扒,绝不细细嚼的。现在的我,虽然早就故作吃相典雅了,但是面对这道菜,大概还是淑女风度尽失……多谢雪村,一嗓子“翠花,上酸菜”把东北酸菜发扬光大到全国各地。如果吃腻了,白菜还有解腻的做法,那就是炸冻白菜,这里的“炸”不是“油炸”,而是用滚水焯。冻白菜拿进屋里不用解冻,直接洗好切成小片,放进开水锅,几分钟白菜就焯透了,然后捞出沥水,团成拳头大的菜团,码进盘子上桌。炸冻白菜蘸鸡蛋酱、或拌上其他想吃的调料,那滋味,挑逗得口舌鼻眼齐齐躁动。有时大人还把嫩嫩的白菜芯切成丝拌上白糖,吃起来脆在口,甜在心。其他的呢,酸菜馅儿饺子、酸菜炒肉丝、醋溜白菜,勤劳的鲜族妇女还能做出美味的辣白菜,林林总总,都可以拼一桌丰盛的白菜宴了。我一直认为,我和妹妹的脸圆如满月,是得了白菜佳肴的荫泽。

  长大以后,知道了白菜不仅可以饱肚,还有关于它的佳话,它被称“冬日白菜美如笋”。齐白石老人做了幅白菜写意,并题写“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白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之王,何也?”于是白菜有了“百菜之王”的美誉。而且,白菜的营养价值也不斐,排毒生津,除烦解渴。民间也说:鱼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 。现在白菜比过去品种繁多,模样各异,粗长的,矮胖的,翠绿的,嫩黄的,超市还有卖小巧精致的白菜,简直就是通常白菜的缩小版,听说名为“娃娃菜”。

  如今,物质丰富,绿色蔬菜四季不离餐桌,北方大部分居民也不需要再储存冬菜,但是每每鱼肉虾蟹暴殄天物后,如果有一碟子白菜小炒在侧,还是爽口爽心。

  看来这白菜的好处不是一下子能说完的。先到这里,否则口水漫过键盘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