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为什么要吸毒?阿力不解。在经历了阿芬和昆哥的死亡后,阿力终于明白原来一切“源自空虚”。那么“是毒品恐怖,还是空虚恐怖”?
相信看过门徒的观众,不会忘记戏里面这些经典的台词。作为一部商业电影,《门徒》“自2月13日在香港和内地上映以来,以极佳的口碑和超强的人气一路高歌猛进,上映两周,内地票房逾5500万,香港狂收2600万,总成绩突破8000万,力压好莱坞分账大片《博物馆奇妙夜》,领跑情人节和春节档期”,让导演和演员狠狠地过了把瘾。当然,无论是华仔一反常态出演反面角色毒枭,吴彦祖与张静初的激情演出,还是张静初与古天乐的吸毒丑态和逼真演技,都毫无疑问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回到前面,究竟是阿芬为了丈夫戒毒而吸毒,还是丈夫为了阿芬戒毒而吸毒,观众只有凭着自己的意象去猜测。也许这一切都因空虚所致,一切的一切只是为吸毒寻找借口而已。
这让我想起小学看关于吸毒的教育题材电影及图片展。“毒祸猛于虎”、“吸毒,害人、害己、害家”。吸毒、家破人亡、泪水、哭喊……这一切似乎都是吸毒的衍生物。身体腐烂,千疮百孔,形容枯槁,毒品,牵引着人一步步走向犯罪,走向死亡。
而空虚呢?它是无形的杀手,杀人于无形。当空虚袭来,世界寂寥,神经麻木,即便是最绚丽的颜色也不能刺激眼球。昆哥贩毒了,阿芬吸毒了,阿芬丈夫也吸毒了。他们企图通过毒品来化解心中的空虚与寂寞。只是他们最终都没能战胜毒品这恶魔。无论是贩卖毒品的大毒枭,还是吸毒的瘾君子,都逃离不了噩运的降临。昆哥割脉死了,直到死才明白妻子怀抱的温暖。阿芬注射死了,剩下无辜可怜的女儿与爬满身上的老鼠,一屋寂寥。阿芬丈夫入狱了,或许只有监狱才是对付恶魔的圣地。
当内心躁动的蠕虫蠢蠢欲动,撕咬着身上的每一根神经血管,当体内最后一丝抵抗意思化为灰烬,也许只有毒品才是化解空虚的良药。当冰凉的针管扎进血管时,才能安抚内心一切的躁动。然而毒品带来的只是一时的快感与安慰,等待的是无尽恐怖的深渊。因为空虚,所以吸毒,因为吸毒,更加痛苦。如果说空虚导致的是精神的崩溃,那吸毒所导致的便是对精神与肉体的蹂躏。那究竟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不过,该片对空虚的阐述著墨不多,是一种隐性的安排,但却让人感觉空虚与事发原由联系不紧凑,反而恐怖的毒品倒有占上风之嫌。也许这正是导演的特意安排。珍惜生命,远离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