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散文)毕业 离别

文字:陆晓婧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6-13 点击数: 分享至:

 

    米兰昆德拉说过,聚会都是为了告别。

  怀揣着梦想的我们在九月南上或北下地来到这个校园,想在这个舞台上挥洒汗水激扬青春,只是当时的我们忘记这里有过一代一代的年轻人曾在清风摇曳中写过感动的文字,做过动情的演讲,打过场场精彩的比赛。我们一心只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又可曾知道在那一场烟花绽放中,有多少人流过动情的泪水,感叹逝去的光华,以及之后痛苦的依依离别。

  六月,属于夏天的,炎热并充满激情;六月,是属于青春的,如紫薇花般绽放生长的气息,绚烂的开放;六月,是属于校园的,紧张却又忧伤,淡淡笼罩在曾经欢笑的校园上空。讲座是为毕业生规划的,招聘会是为毕业生准备的,甚至广播站中播出的音乐也都是伤感离别的。

  上星期曾到另外一个樱花盛开的校园,满眼的绿色映入眼帘,还有一群群穿着学士服的学生三五成群的拍照留念,或是倚在高大苍翠的松柏旁,或是蹲在郁金香盛开的花坛旁,欢乐地喊着茄子。青春在此定格。我知道他们的大学已经成为过去时。

  毕业,这个多少有点沉重的字符,意味着一段时间的终结,意味着注定向前结识更多的人,迎接更大的挑战。盛夏的六月,人们一生要经历数十次,而在青春年少时,又有几个六月是终生难忘的。

  幼儿园到小学的那个六月,我们不曾记得。因为不晓得别离这个词真正的含义,即使当时想过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朋友,可那些童真的誓言,还来不及等待我们丈量时间的距离,就已随风飘走了。

  在小学毕业的六月里,我们还似嗷嗷待哺的雏鹰,还不懂得展翅的方法,于是不停地吸收营养吸纳知识,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一天天强壮起来。毕业之夕,留下童言稚语,像一个大人般写下雄伟大志,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事情的好奇心。那时的我们还不懂得离别的含义,旧旧的毕业照上也是咧着大嘴,冲着阳光,有一种“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意味。

  而真正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别离是在初中毕业的六月里。那时的我们稍稍长大了,至少懂得轻拍翅膀,顺着沙滩试着飞翔。有了小小的争吵,有了轻轻的芥蒂,在脆弱的心中划过一些云淡风轻的痕迹,但更多的时候是相互调侃,彼此相视大笑,空气中也出现暧昧气息的流动。女孩懂得了多愁善感,心里或多或少埋藏了一点点小秘密,现在看来都是些青春的玩笑,可当时的我们却以为那是永恒不可磨灭的记忆。三年光阴呼啸而去,直到离别在即,我们开始有了些离别的心思,毕业册也悄悄地私下流传起来。在那一次集体郊游中,女孩子一起留下珍贵的影像,掉下至今也感到珍贵的眼泪,彼此立下誓言,不管怎么样我们要做一辈子的朋友,记得常联系。毕业册上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有个朋友在远方永远祝福你。”多年过去,曲终人散,即使大部分在人海茫茫中已失去联系,即使欢笑或悲伤的记忆已再也想不起来,那些酸酸甜甜的滋味仍然回味心中。

  不断长大的我们,从茫然到离愁的单一感情,慢慢品味到了复杂心情的滋味,高中就这样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体会到成长的代价。面对升学的压力,身边每个人都亦敌亦友,对分数的敏感度超乎想象。三年的紧张不安仅仅围困我们,直到毕业,草草吃了顿毕业饭,匆匆照了张傻傻的毕业照,急忙奔到高考考场上,由于对未来的担忧,对成绩的在乎,已没有时间细细告别,学会了含蓄,毕业册上也只是潇洒的四个大字“一切安好”,三年的努力只为换来一纸大学通知书。没有别离的感伤,只稍稍注入迷惘与大学的期待。直到步入大学才想起单纯美好的日子,于是一个个联系,得到的也只不过是出国、工作或天各一方的消息,才发现分散世界各地的我们,永远走不出命运设的局。只有那些旧照片中,笑脸灿烂依然。

  风尘仆仆地来到人生重要的时段——大学,没有了年少的轻狂,迷惘与不安却多了些不真实,戴上不同的面具,努力的把握人生,企图掌控一切。意气风发地开始,慢慢地发现了无奈,学会了沉默,懂得了说话的技巧与方式,但也交到了不同的朋友,学到了学习以外的知识。几年的停留后,不知道将到何方,能够携带的,只有一些沉甸甸凝结四年心血的课本和那些已模糊的往事。面对毕业我应该会很理智的接受这一切,默默感受伤别与感触。我会轻轻按住每一个朋友的手,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说上一句:“好好照顾自己啊!”带着成人的仪式,学着成长的口吻,去面对那一场别离的盛宴。

  我们就在时间的渡口挥手告别。

  人生还有多少个“毕业”,面对别离,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

  最初惧怕着离别,害怕着哭泣,毕业两个字沉沉地压着我们,沉重地呼吸,四处逃窜。在日子的来来去去里,压着岁月的利刃,一切似乎苍老又模糊。生活像一个齿轮,涤荡着岁月,摆渡了人生,我们必须看好脚下的路,一步一步,循着自己的计划,开始启程。

  既然左右不了毕业,那么就适应毕业。毕业是另外一种成人仪式,等着我们的是好是坏,谁也不知道,走一走平常的路,听一听常听的歌谣,看一看陌生的风景。独自渗入时间和空间的漩涡中,身边的风景不同,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生命终将给我们答案。

  任何东西都有其消失的规律,如同时间,如同记忆,如同人。狄金森曾经说过,如果记住就是忘却,我将不再回忆;如果忘却就是记住,我多么接近于忘却。在这样的规律中,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知己在天涯一方慢慢变老,那些曾经的回忆与相知,仍在生命深处闪烁,往昔的真实纷纷退场,未来的路途与自己欣然相会。至少在几十年后的六月还有可想可回忆的点点片段。

  慢慢还在走着的,是我们如水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