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08三下乡】(散文)石之雅

文字:徐君玉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07-21 点击数: 分享至:

   
  虽无矿世之聪,但睹石容也之雅意。

                                                     ——题记

    英德望埠盛产英石,目光所到之处,无不是千姿百态,赏心悦目的英石美景,在看似随意的脉络中别有一番雅致与绝妙。
    自古英石颇得文人雅士的青睐与钟爱。天然去雕饰,非人工所能及的的自然美,犹如出水芙蓉,遗世而独立,更如不染纤尘的莲花,远离尘世间纷纷扰扰,静悄不语地傲放于灵魂栖息的净土。大才子苏东坡也不禁迷醉在英石所散发的独特幽香与雅致韵味。
    造物者创造万物的神奇,自然的不带丝毫造作的手笔在英石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如羊脂般的纯白,如玛瑙般感人心神的淡红,两种原不协调的颜色在英石的凹凸有致中显得是如此的自然与惊艳,暗叹不已。滴滴看似平常的紫罗兰被轻轻揉进了那本应洁白如玉的石床之中,深与浅的融合,浓与淡的恰到好处,正好应了一句诗:淡妆浓抹总相宜。
   

    鉴赏英石另有一番难以言喻的趣味。错落有致的小石洞,蜿蜒曲折的线条,再加上因人而异的别出心裁与大胆想象,便勾勒出千差万别的景象。作者之下,那英石犹如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木,一洞者,竟与那象征东方之珠香港的紫荆有几分相似。线条流畅,形态优美,那仿佛被碎石拼凑而成的石像在富有想象力的联想下宛如一只悄然出没于夜间的蝙蝠,来无踪,去无影,浑身充满令人思索良久的冷然气势与神秘色彩。
    以石会友,以石探友,亦如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好石者,在与石的潜移默化中,必能与极富灵性的石心灵相通,情感激荡于无形。人与石,亦如人与人。高山流水遇知音,亦如形容人与石之间奇妙牵手。人生得一知己,良朋如石,可与而不可求。惟以同道为朋,其亦如寻石之趣。
    饮清泉,沐山风,听林涛,英石在极有人文气息的氛围中涵养出人文高雅品格与气质。非玉非金音韵清,不雕不刻胸怀透。石之雅,雅得细致,雅得清幽,雅出人文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