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书评)读《芒果街上的小屋》

文字:Ivy.Z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08-12-09 点击数: 分享至:


  “不管喜欢与否,你都是芒果街的”,你迟早要打开这本书。   
                                                 ——毛尖     
  
  在一个下雨的日子,我走进了“芒果街”。
   
  作者希斯内罗斯,美国籍墨西哥裔作家,在芝加哥成长的移民的女儿。《芒果街上的小屋》可以说是她的顶峰之作,在书中作者讲述在种族隔离的背景中成长的不易,主人公从稚嫩到沧桑的蜕变,以及在互相冲突的文化价值观中所表现出来的移民社区的面面。  

  体裁别具一格,作者采用日记与诗歌结合的文体,每一小篇都是一个小故事,不像小说一样有明显的引人入胜的线索,但它却像一扇扇的小窗户,让人窥见每一面玻璃后面的喜怒哀乐,而连续的组合便成了一个仿佛破碎实际上却有机结合的整体。  

   不过最使我惊奇和感动的却是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像是水晶风铃,悦耳动听,有着纯真得近乎透明的颜色,像儿童的喃喃细语,却让人觉得易碎并且疼痛。走进“芒果街”,就仿佛是走进了成人的童话世界,窥见很多纯真的美好,却也有很多难以名状的失落和沧桑感。
 
   比如主人公小时候有一次学校的嬷嬷路过她家,言语中不能掩饰对她家破旧的不起眼的屋子的不屑,主人公这样说:
  
   "于是我明白,我得有一所房子。一所真实的房子。一所可以指给别人看的房子。可这里不是。芒果街上的房子不是。目前就这样,妈妈说。这是暂时的,爸爸说。可是我知道事情是怎样的。”
 
    成长慢慢到来,主人公和她的妹妹们学会了打扮,渴望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她们有一次穿着妈妈的高跟鞋上街去。
  
   “街角杂货店宾尼先生放下他的大雪茄,问,你们的妈妈知道鞋子哪来的吗?谁给你们的?  

    -----  
    大道上一个骑拼装自行车的男孩喊道,女士们,带我上天堂啊。”    

    成长确实很不易,种族隔离的阴影伴随着主人公渴望成熟和独立的巨大欲望,她开始打第一份零工,在那儿一个谦卑的东方人吻了她,因为没人陪他过生日。可后来,真正的初吻却是心酸的,在游乐场等不到朋友却有一群男孩来纠缠,有一个白人男孩还强行吻了她,打破了她对爱情的幻想。  
    
   “然后颜色开始旋转,天空倾斜了。他们穿着高高的黑色体操鞋跑开了。萨莉,你撒谎,你撒谎。他不放我走。他说,我爱你,我爱你,西班牙姑娘。”
    
    还有芒果街种种,那个被丈夫遗弃的独自带着很多孩子的罗莎法家斯,那个为了前途整夜学习却胆小的瞧见老鼠的好姑娘阿里西娅,那个跟丈夫到美国来却不愿讲英语的玛玛西塔,那个因为太美丽而被丈夫锁在屋里的爱喝木瓜汁的拉菲娜,那个渴望拥有一辆汽车因此偷了白人汽车却马上被抓起来的邻居大哥哥,还有萨利,脸上化浓妆很晚才回家却总被爸爸打的爱美女孩,还有玛琳,渴望有一个男人来带她去好地方生活的人:
 
    “玛琳,街灯下独自起舞的人,在某一个地方唱着同一首歌,我知道,她在等一辆小汽车停下来,等着一颗星星坠落,等一个人改变她的生活。” 
 
    所有一切透漏出的,是各种各样的冲突,传统的父权和夫权与渴望独立的冲突,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当主人公慢慢懂事,懂得用不同于父辈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当她学会了默默的反抗,叛逆便变得顺理成章。当她厌恶了甚至厌倦了,离开只是迟早而已。  

   “我编了一个故事,为我的生活,为我的棕色鞋子走过的每一步。我说,她步履沉重地登上木楼梯,她悲哀的棕色鞋子带着她走进她从来不喜欢的屋子。  
    我喜欢讲故事。我将向你们讲述一个不想归属的女孩的故事。  
     ------  
    有一天我会把一袋袋的书和纸打进包里。有一天我会对芒果说再见。我强大得她无法永远留住我。有一天我会离开。"  

    "只是一所寂静如雪的房子,一个自己归去的空间。洁净如同诗笔未落的纸。”    

    难能可贵的是,主人公的眼光并非局限于自己个人的命运,她的目光注视着那些和她同命运的人,她正视着这悲哀的显示却充满了救世主般的悲悯和勇气。是的,她会远离,她就像一艘帆船,越飘越远,可是帆船知道,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她要到达,是因为想让更多的人到达。  

    “他们不会知道,我离开是为了回来,为了那些我留在身后的人,为了那些无法出去的人。”   

    可是,这部书的真正价值仍在于题记的话——不管喜欢与否,你都是芒果街的,你早晚要打开这本书。 

    这不是仅仅发生在移民社区的事,也不仅仅在美国,在中国,甚至在我们周围,因为不同的背景和条件而被高高的围墙隔离起来的又有多少:富人和贫民,城里人和乡下人,知识分子和文盲-----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围墙中,想要走出去,却往往寸步难行。  

    这本书也道出了这样的一个真理:任何群体都不会被社会遗忘,更不会被那些已经走出去了的人遗忘,它的特有的印记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那儿的每个人身上,最后会汇入世界的文化洪流,成为印证现代社会冲突与进步的一部分。
  
    就像书中主人公的邻居说的:你永远都是埃斯佩朗莎。你永远都是芒果街的人。你不能忘记你知道的事。你不能忘记你是谁。  

    在某种意义上讲,芒果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标志着冲突,也标志着融合,它的背景,是自哥伦布时代就开始的充满矛盾但却曲折前进的现代世界。也因此,这本书才具有了比它本身的内容更广阔更深刻的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