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女子,有着男子的霸气和决断,却同时也不乏女子的妩媚和柔嫩。
她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却也摆脱不了中国百年来女子的名分,为事业她坚韧不屈,却也因感情放弃了舞台上的辉煌与荣耀。
她像谜一般的生活与爱情,至今令人神往,她和梅兰芳的倾城之恋,成就了一段梨园佳话,却也留下了一世遗憾。
她,就是孟小冬,“梨园东皇”的中国第一女老生。
一部《梅兰芳》,章子怡精湛的演技,让我对这个女子充满了好奇。
读《孟小冬》,看过往孟小冬的传奇人生,品味那些老照片,音容笑貌犹在,只是多了几分感慨与沧桑。拂去历史尘埃,回味孟小冬传奇人生,惊叹之余,唯有对这位中国第一女老生的崇敬。
出身梨园世家,九岁学戏,十二岁登台,十四岁与名角同台演出大现大角风范,一个的小女孩,戏台上却扮相俊秀,嗓音宽亮,不带雌音,在坤生中已有首屈一指之势,明日之星非她莫属。她没有辜负众人的期望,她为自己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上海、北上深造,在人生旅途迈出的这一步,使她创造出事业的辉煌,也邂逅了梅兰芳成就了一段传奇的婚姻。
孟小冬和梅兰芳的相识是美丽的,一个是旦行翘楚,一个是天下第一女老生,一曲游龙戏凤唱罢,分不出戏里戏外,仿佛梅便是那正德孟便是那李凤姐,一颦一笑,真情流露,真真假假令人迷醉。梅相貌俊美,因性情儒雅而风度翩翩,这样的男子有多少女子不为他动心呢?而孟小冬呢,正值妙龄,于女子的圆润中,又隐现男子的直硬,闲坐时,满是女子的娴静,回过神来,又透露着一股迫人的英气。对艺术的共同的热爱与追求让两个人心心相惜,两人同台演戏配合默契,台下互相倾慕对方的才华,加之台下的哄闹叫好,两人就在众人的簇拥中由舞台上阴阳颠倒的游龙和凤姐走进了现实的婚姻生活。
生活中的丈夫在戏里却是柔情似水的美娇娘,生活中的妻子在戏里却是霸气十足的壮男,一对夫妻在戏里阴阳颠倒,将会引来多少人的关注?人们以为,梅孟结合,将会看到更多梅孟同台的好戏,殊不知,孟小冬终究还是女人,有着女人固有的崇尚爱情、依附男人,甘愿做男人身后背后的小女人的传统观念。她愿意为他放弃戏台上的万千荣耀,那些鲜花掌声于她而言只是过往云烟,她所要求的,只是能陪在这个男人的身边。
然而,她错了。做得台上的鸳鸯伴侣,却未得现实生活中的琴瑟和鸣。婚后,孟小冬过着金屋藏娇的生活,然而,孟小冬和梅兰芳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梅家上上下下的承认。梅兰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披麻戴孝前往奔丧,却被拒之门外,心高气傲的她哪里受的这般羞辱。看透了世俗名利却依然跳不出旧社会名分的束缚,一生傲骨,始终还是没得到自己想要的尊严。
树欲静而风不止,梅孟的结合,一时轰动大江南北,赞美声、质疑声充斥着,一场惊天血案也就这种氛围中黯然孕育。“红袖青衫俩俊人”,在无数人眼中这无疑是举世无双的一对佳偶,然而,偏偏又有人爱孟小冬爱得疯狂,进而酿出血案。家庭的纠纷,外界的压力,终究使得这段婚姻只得以悲剧收尾。这对京剧舞台上的金童玉女,最终在现实中实实在在地上演了一出以悲剧结尾的游龙戏凤,从而长处了中国京剧舞台幕后一曲琴瑟哀鸣的“冬皇悲歌”。
梅孟之恋,更像一场美梦,梦醒了,戏也该散场了。除了一声叹息,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骄傲的孟小冬,本不应纠缠在闺房恩怨中,就此放手,让所有的爱恨都偃旗息鼓。爱他,就离开他,让他远离是是与非非,投身于京剧;离开,寻找自己的舞台,在舞台上寻找存在的价值。
孟小冬是那样的敢爱敢恨, 为了自己的心气,毅然把那样一段“乾坤绝配”丢下,并在《大公报》上发公告以明志,留下的依然是一个决绝的背影。没有了梅兰芳的陪伴,她还有她的艺术和舞台,还有万千为她痴迷的戏迷。失去了爱情,她还有她的艺术。
之后,她苦心专研于曲艺,下定决心立雪余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历漫长的等待,几经周折,孟小冬终于夙愿得偿,成为京剧大师余叔岩的关门弟子。
孟小冬坚韧的意志,非凡的才气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终使得其成为余派的代表人物。一场《搜孤救孤》在上海滩唱得万人空巷,孟小冬不愧为京剧舞台之“冬皇”,创造了中国京剧史的奇迹。
“一代色艺双绝的坤伶,一个倔强而又聪颖的女子,最终逃不过薄命的定数,两度为妾,委屈半生,在寂寥中度过最后的黄昏。”如果说孟小冬选择梅兰芳是悲剧的话,深层次原因恐怕当归于她是女人,一个生活在旧时代却偏偏以唱戏为生的女人。这一切,使她的命运不可逆转。她毅然决然的选择离开,则无疑是对旧时代的一种反抗。
《孟小冬》,记录的不仅仅是一个爱情故事,还有旧社会女人的艰辛。伴着作者款款文字,复活的不只是孟小冬,还有她那种为艺术的坚韧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