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游记)在欧洲的天空下之二

文字:蔡川子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3-31 点击数: 分享至:


最沉的过往

 欧洲时间2·2日,意大利 佛罗伦萨 到 罗马

 罗马城名字的由来依旧充满传奇色彩。古罗马时期,部落A征服了部落B,A王杀死B王后,将B王的两个儿子放入篮中,随着河水漂走。几天后,篮子被卡在了树枝之间,孩子的哭声引来了母狼,于是母狼便把婴儿叼回了洞中,用狼奶喂养他们长大。吃狼奶长大的两兄弟在7岁时被一个农夫收养,农夫善良地将他们抚养成人并告知他们身世之谜。成年后两兄弟发动了起义暴动,推翻A王的统治夺回了政权,得到一座小城占地为王。由于在为小城起名字的时候兄弟之间产生了分歧,哥哥冲动之下将弟弟杀死,后用自己的名字“Roma”为小城命名,罗马城因此得名。而如今我正站在这高大厚重的城墙之下,在心中膜拜这喷泉王国、教堂之都、神话之地。

 罗马斗兽场是一块用血腥见证辉煌的墓碑,埋葬着无数尸体,漂浮着无尽灵魂,它们穿越千年的迷雾,为了展现罗马曾经的力量。如今眼前剩下的是几百年前的石质斗兽围城,有些边缘已经剥落残缺了大块,和周围一大片倒塌的废墟构成一幅苍劲的画卷。但我接近它们,目睹这满眼的残垣断壁,少的是哀伤,多的是惊叹,叹罗马人的智慧与毅力。占地5000平方米高158米,呈圆形环绕着的中心斗兽场由80根粗壮的石头罗马柱牢牢撑起,石柱外表用大理石包裹,如此才得以保存千年。罗马柱厚重雄伟,将斗兽场的底层空间撑高,使得斗兽场的拱门显得更加气派。柱子上雕满了各式各样的图腾,以狼为主,加之许多角斗士、猛兽和狩猎的种种武器。场内地面上全部铺满沙子,是角斗时候吸血用的。

 沙地上插满铁具和锐器,石质的围栏和柱子也因百年的风化而发暗,破损,但场地的石基入地甚深,坚不可摧,立在旁边用于装饰的雕像也多数完好,手执尖矛的斗士、血口大张的猛兽、厚重简陋的盔甲、原始野蛮的工具……看台呈圆形包围着斗兽场,逐级往上升高。地面层是关押猛兽和角斗奴隶的牢房、化妆间、武器室等;第二层是贵族、王室的包间;三至五层按身份地位,越往上的看台坐地位越卑微的人。平民妇女只能在最顶层,也就是第五层观看表演。这些,都端坐着沉甸甸的过往,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
 
此时正值夕阳西下,金光笼罩下的罗马斗兽场肃穆地立在人类历史之巅。我仿佛听见古城墙内传出野兽的咆哮,角斗士厮杀时的呐喊,还有时起时落的奢靡的阵阵喝彩。那是辉煌的ROMA。

 

默念:阿门

 欧洲时间2·3日,梵蒂冈  罗马 Italy

 带着罗马城泛黄的腥味,团队马不停蹄地来到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我觉得其实就是罗马里面的一小块区域,约有广外这般大小。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欧洲信奉君权神授思想已有千年之久,如今虽少了那层封建色彩的笼罩,但当我接近这世界第一大教堂,想着权位高于过往的教皇近在咫尺,我仍旧被这宗教的魅力和权威所震慑。

 梵蒂冈与罗马的国界只是两条画在地上的白线,其人口约1万,靠旅游业支撑其全国的经济。很快,我们的车直驱至圣彼得教堂。教堂的入口有100根50米高的罗马柱支撑,成圆环形包围着广场中心的尖顶柱——尖顶柱是天主教的象征,形状为高大的正四棱锥。尖顶柱的左右各有一座清澈美丽的喷泉,上面端坐着圣母玛利亚,面部轮廓清晰,安详地看着来去的人们,接受了穿越世纪的瞻仰,聆听无数的祷告。

 接着进入教堂。在进入教堂前我们过了两道安检,因为这天教皇刚好在教堂里举行仪式,于是我们有幸进入教堂,一睹教皇的尊容。门口的士兵高大魁梧,令教堂更添威严。金碧辉煌是任何人一进入圣彼得教堂的第一感觉。高达100米的天顶上雕满了生动的画像与栩栩如生的宗教人物,精美绝伦,似乎能把人的灵魂吸附上去,与上帝对话。教堂墙壁上的每一寸地方,每一块砖瓦上,都是用一块块彩色马赛克拼出的彩画,绚烂的色彩让它所描述的故事充满灵性,而一幅画的完工需要20年之久。彩画前面每隔10米便有一樽大理石罗马雕塑,雕塑下压着石棺,里面睡着去世多年的历届教皇和主教。教堂里面冷嗖嗖的。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最耀眼的便是台上的教皇和唱诗班。现任教皇是82岁的德国老者,德高望重,满头银发,一身金袍端坐在皇椅上,诵读着经书。他的左右各侍站着一位大主教,左边是黑人右边是白人,以显示种族平等,他们表情庄重谦逊,有着天主教低沉的虔诚。教皇的前方是悬在半空的耶稣,耶稣背上的十字架沉重而光芒刺眼,因着根根蜡烛的燃烧,烧着声声祷告或忏悔。而主却从不抬头,是那样的负重。唱诗班的歌声悠远而透彻,诗童们天籁般的声音充斥着肃穆的大堂,飘过高顶,让人不禁感觉心灵被净化了一般,崇高而空灵。台下坐满了世界各大教堂的主教,有一身黑袍的修女,一脸虔诚的教徒。跪在上帝面前,默念信仰。每个人的眼神似乎都定格在了那一瞬间,迎向金灿灿的教堂之光。那是上帝的光芒。阿门。

 教堂主体的旁边便是教皇的居住地和办公地,由重兵把守。窗户上雕刻着各式宗教人物,守护着教皇不可撼动的地位。教皇的贴身侍卫全是瑞士兵,因为在几百年前的宗教战役中,当其他国家士兵纷纷落荒而逃的时候,是瑞士兵英勇地将教皇护送至最后的安全之地,使天主教得以生存,因此无论哪国的教皇上任,都只招瑞士兵为贴身侍卫。这是瑞士人的忠贞与勇敢。

 回到中心广场,5个大屏幕正在现场直播教堂内仪式的实况。诗童们的歌声回荡在场地上空,飘向天际。喷泉夜以继日地吐出美丽的颂歌,建筑顶上的12樽耶稣门徒石像毅然撑起这片充满神秘的宗教天空。

 空气中浮着湿湿的圣歌,轻轻为教堂披上夜幕。一起都在默念:阿门。

 归去。飘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