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首页
各国语言/Languages
英语/English
关注广外微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文学 > 正文

(影评)盗梦空间:玄幻台词的教育学解读

文字:广外外校 扈永进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0-11-15 点击数: 分享至:

   
  前言:一句话诞生到这个世界上,便有了她独立的生命。如同,孩子一旦诞生,便不再属于父母。盗梦恍然,并不如梦——似乎好像,被剥离背景的台词。于是,六经注我,对一部娱乐电影的台词作教育学解读,当成为,另一种可能的娱乐。

 

  最顽强的寄生物是什么?细菌?病毒?还是蛔虫?是意念。非常顽强,具有高度感染性。意念一旦占踞于脑中,就很难根除。意念成型后,就会根深蒂固。在你脑子里。
  ——柯比说的。备课的时候,免不了“备学生”。依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每个学生的认识架构中,均存在一个“前置性基座”。那些个寄生物,并不见得是现在的教育者安装进去的。但是,它们的确很顽强。因为根深蒂固,而让我们颇为头疼。

  如果你想学的话,就得对我敞开心扉。我要清楚得知你的想法。比你太太、心理医师,比任何人都清楚。想要达到效果,就必须完全让我进入。
    ——柯比说的。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推论,但事实上,“进入”没那么容易,“完全进入”更谈何容易。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学”的,那么,为什么,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学好呢?为什么,总是有孩子在一些时候,百般抗拒教育者的“善意进入”。

  我以为你会想我。是的,我很想你,但已无法相信你。
    ——柯比和茉儿的对话。想,是一个概念,关涉情感。相信,确属另一个概念,关涉什么呢?总之,爱和信任存在兼容的可能,也存在并不兼容的可能。对教育者而言,这一点,尤其要清晰。琴瑟友之境界上的和谐共生,不会天然而来,需经由心智的碰撞交融方可达成。 

  可以透过梦境窃取意念,为什么?意念植入,为什么不能植入意念呢?
    ——柯比说的。字面上看,“窃取意念”似乎缺乏必要的法理支撑。事实上,该项工作,当属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不要不承认哦!至于“意念植入”,那更是啦!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到过程与方法到知识与技能,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一种意念植入的努力。

  造梦者的任务是什么?我想知道,如果颠覆物理定律的话,会发生什么?
    ——柯比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理想,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一个造梦者。物理定律之所以需要颠覆,是因为,我们将它视作另一种象征了,象征着似乎铁打铜筑的现实法则。现实只是用来人们屈从的么?应该不是。否则,这世界上还会有理想这个词么?

  所以是他自己给自己一个意念?没错。这是他意念生根的唯一办法,要让他看到这个意念是源于他自己。
    ——柯比说的。这句话,倒是相当地“生本”。意念生根,大约可以解读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之达成。如何达成呢?《盗梦空间》告诉我们,调动学习者的本源意念,让他意识到,那种境界,是他本来就想抵达的,而非由俺们这些个职业教育者们给粗暴强加上去的。

  不,我觉得正面的情感远胜于负面的情感。应该让他们来个大和解,一种情感宣泄,让费雪产生一个正面的情感反应。
    ——柯比说的。激励,还是惩罚?一个类哈姆莱特式的命题。只要不把其操作成一个局,我想,激励永远是我们工作的目标,与终极工具。小费雪与他爸爸老费雪之间,最终,在梦中达成了最理想的心灵共振。此中,已经诠释了什么叫正面情感,及其反应。

  现在,我们被困在费雪的意识里,跟他的私人军团打仗。
    ——柯比说的。每个人都有他的过去,这里的“过去”,堪称历史。先天与后天的综合信息沉淀下来,存在教育障碍,亦作为教育资源。学生和教育顶牛的时候,其实不是学生,是早就进驻他意识深处且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的“私人军团”。所以,教育啊,不啻场艰难的战役。

  我们越是深入费雪的潜意识,也会同时深入你的潜意识。
    ——雅莉雅德说的。这里的“你”指柯比,而费雪,是他的工作对象。以植入意念为己任的教育者,以深入被教育者心智为己任的教育者,深入对象的同时,可曾意识到,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深入自我。此中的双向深入,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
  是你的内疚造成了这个强烈的投射。但你不需要为她的死亡原因负责。如果这次任务想要成功,你得先原谅你自己……你要勇敢地对抗她……我会帮你的。
    ——雅莉雅德说的。内疚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么?起码,《盗梦空间》的诠释并非如此。对死者的内疚感,已经且正在摧毁着柯比,及其他所关联的孩子们的现实人生。一个好人的标志,往往在于善于原谅别人。也往往,这些人,并不善于原谅自己,且将此,视作美德。
  查理计划究竟是什么?是可以让费雪反过来对抗自己潜意识的一种计谋。
    ——科比说的。既然是一部玄幻电影,那么,查理计划本身无足轻重。但是,如果要将其进行一番教育学嫁接的话,“对抗自己潜意识”这个概念,却不该简单过滤掉。佛洛依德发现了潜意识,印象中,他的书里,也曾提及人与自己潜意识之间不断爆发的战争。

  听好了,我必须要告诉你一件关于我的事,关于意念植入……意念就像病毒一样,非常顽强,具有高度感染性,一个小小的意念种子,也会生根成型。它可能成就你,也可能毁灭你。
    ——柯比说的。汉语中有个词,唤作一念之差。这种“差”的功效,应该就指那种构成毁灭的意念趋向。我想,教育所应该规避的,正在于此。相反,我们所孜孜追逐的,当属那种能够“成就”人的力量和途径。所以说,教育是一种值得谨慎的工作,信乎?

  内疚。我感觉很内疚,茉儿。无论我做什么,无论我有多绝望,无论我有多困惑……内疚感总是跟随着我,不断提醒我事实的真相。
    ——柯比说的。茉儿已经死去了,但是,有关茉儿的记忆,以及对这种记忆的价值诠释,却一直困扰着柯比,使他灰头土面,亡命天涯。如果讲柯比的内疚界定为“过分内疚”的话,说两点:其一,内疚具备通往毁灭的力量。其二,内疚是一种无可挽回的空耗。

  就是那个遗嘱,最后的侮辱。那遗嘱是要你去创造自己的人生,因为他认为你不配拥有他的成就。
    ——布朗宁说的。创造自己的人生,一个多么体面堂皇的语汇。问题是,它前面的那个理由,确属侮辱性的。这是编剧和导演对人性可能的一种诠释。“不配”这个词,我们会经常使用么?未必。但是,在心中,会或尔浮现么?可能,太可能啦!

  我知道,爸爸。我没能像你一样好,让你很失望。不,不……你试图要变得像我一样,让我很失望。
    ——小费雪和老费雪的对话。成功的爸爸,往往会摊上一个不肖的儿子。老费雪对儿子的失望,似乎是负面情感,但是,其理由却那样阳光灿烂。这里,呈现出编剧和导演对人性可能的第二种诠释。核心命题当前,有关费雪,麦罗能源集团掌控权的归属,已不再重要。

  那是我的儿子詹姆斯,他最爱挖土,大概是在挖蚯蚓。那是菲莉帕。当时我本来想叫他们回头,让我看看他们……他们那可爱的微笑的脸庞,但一切都太迟了。
    ——柯比的话。人只有在和他人的关系中方可确立自我,似乎好像,马克思的意思。玄幻娱乐电影,绑架,爆炸,追杀,亡命,一切元素的背后,不难发现,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其实很简单很简单。缭乱而不眼花,才能过滤娱乐,穿透玄幻,发现真纯。不是么?